[发明专利]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7355.1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1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泉斌;沈延弘;苏龙泉;陈于禾;刘阿辉;李根林;陈礼川;陈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2 | 分类号: | F16L55/02;F16F15/08;E04G2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向 混凝土 泵管 减震 加固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加固结构,包括:围设在混凝土泵管周围的四根立杆、设于四根立杆的下部、中部、上部的三个加固装置;四根立杆的顶部设有顶托,顶托上部放置两根方钢,通过调节顶托高度,使四根立杆与上下层楼板紧密连接;位于上部和中部的加固装置,包括:四个第一短钢管、多个第二短钢管;四个第一短钢管与四根立杆相连接,将混凝土泵管围设形成闭合整体;混凝土泵管的两侧分别紧贴上下两个所述第二短钢管,位于下部的第二短钢管架设在第一短钢管上,通过对拉螺栓将第二短钢管与混凝土泵管固定,第二短钢管与混凝土泵管之间放置有橡胶垫片。本发明降低混凝土泵管在泵送过程因震动对楼板产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超高层结构建筑日益增多,在超高层结构主体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垂直泵送是一个难点。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为方便混凝土泵送,通常在楼板中预留一个洞口(或使用结构设计中原有的洞口),混凝土竖向泵管从洞口中穿过,从结构底部将混凝土泵送至施工楼层。
因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会产生较大震动(此现象会随楼层增高愈发明显),为保证混凝土泵送,施工中需要对竖向混凝土泵管进行加固措施。常规加固方法为使用方木将竖向混凝土泵管与洞口间空隙填充密实,或使用与预埋在楼板内的方钢相连接的钢管将竖向混凝土泵管与主体楼板进行固定。此类加固方法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易造成因泵管震动引起混凝土楼板共振,造成混凝土楼板开裂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加固结构,降低混凝土泵管在泵送过程因震动对楼板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加固施工方法,降低混凝土泵管在泵送过程因震动对楼板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加固结构,包括:围设在混凝土泵管周围的四根立杆、设于所述四根立杆的下部、中部、上部的三个加固装置;
所述四根立杆的顶部设有顶托,所述顶托上部放置两根方钢,通过调节顶托高度,使所述四根立杆与上下层楼板紧密连接;
位于上部和中部的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四个第一短钢管、多个第二短钢管;所述四个第一短钢管与所述四根立杆相连接,将混凝土泵管围设形成闭合整体;所述混凝土泵管的两侧分别紧贴上下两个所述第二短钢管,位于下部的所述的第二短钢管架设在所述第一短钢管上,通过对拉螺栓将所述第二短钢管与混凝土泵管固定,所述第二短钢管与混凝土泵管之间放置有橡胶垫片;
位于下部的所述加固装置,至少包括:四个第一短钢管,所述四个第一短钢管与所述四根立杆相连接,将混凝土泵管围设形成闭合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四根立杆之间的间距为800mm-1200mm。
进一步地,位于下部的所述加固装置与下层楼板之间的距离为200mm-300mm,位于上部的所述加固装置与上层楼板之间的距离为200mm-300mm。
进一步地,所述四根立杆的四周还安装竖向斜拉杆,用于增加整体稳定性。
一种竖向混凝土泵管减震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混凝土泵管四周安装四根立杆,混凝土泵管置于四根立杆中心处;
步骤(2):在四根立杆下部、中部及上部安装第一短钢管形成闭合整体,下部离地距离200mm-300mm,上部离上层楼板面200mm-300mm;
步骤(3):在四根立杆的顶部安装顶托,顶托上部放置两根方钢,通过调节顶托高度,使四根立杆与上下层楼板紧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7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