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33814.9 | 申请日: | 202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袁彬;张会超;卢长青;鲁文涛;曹志娜;张超;吴鸿;韩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G7/05;A61G13/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梁宝龙 |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造影 术后 按压 止血 装置 | ||
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按压止血装置,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卡架为“U”形结构设置,且卡架卡设于床体的一侧;电动推杆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于卡架中的上下两个水平端的内壁上,电动推杆与外部电源连接;推动块为两个,分别与对应的电动推杆的推动端连接固定,且两个推动块分别对称设置于床体的上下两侧;限位块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于床体的一侧的上下两侧壁上;插柱为数个,分别等量分布并固定于推动块上,且插柱插设于限位块内开设的插槽内;支撑架为倒“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中的水平端设置于床体的上侧;能够代替手部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操作,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手部工作强度,还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使出血部位的止血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按压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心脏血管病方法;在对心血管造影经皮穿刺操作后,桡脉拔管时以及拔管后对穿刺部位的止血一般采用手工按压的方法,虽然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需要连续按压较长时间,且通常情况下需要病人自己用没有扎针的手按压,但在病人昏迷或者睡着的情况下需要医护人员按压,劳动强度很大,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心血管造影术后按压止血装置,能够代替手部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操作,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手部工作强度,还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使出血部位的止血更加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含:
卡架,所述卡架为“U”形结构设置,且卡架卡设于床体的一侧;
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于卡架中的上下两个水平端的内壁上,电动推杆与外部电源连接;
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为两个,分别与对应的电动推杆的推动端连接固定,且两个推动块分别对称设置于床体的上下两侧;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于床体的一侧的上下两侧壁上;
插柱,所述插柱为数个,分别等量分布并固定于推动块上,且插柱插设于限位块内开设的插槽内;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倒“L”形结构设置,且支撑架中的垂直端设置于卡架的上侧,支撑架中的水平端设置于床体的上侧;
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中的水平端内开设的凹槽内,电动伸缩杆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推动支架,所述推动支架为倒“L”形结构设置,推动支架中的水平端穿设在凹槽内,且推动支架中的水平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推动端连接固定;
操作座,所述操作座固定设置于推动支架中的垂直端的底部;
转动支轴,所述转动支轴通过轴承旋接穿设在操作座的顶板内;
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固定于转动支轴的上侧;
转动定位圈,所述转动定位圈套设并固定于转动支轴上,且转动定位圈设置于操作座的上侧;
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通过螺纹旋转穿过转动定位圈后,旋接插设在操作座上开设的定位槽内,定位槽为数个,等角度分布设置于转动支轴的外围;
转动丝杆,所述转动丝杆设置于操作座内,且转动丝杆的上端与转动支轴的底端连接固定,转动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于操作座的内底面上;
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设置于操作座内,且移动块通过螺纹旋转套设于转动丝杆上;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穿设在操作座的底部,且连接块的上侧与移动块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离心真空滤油机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