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热气化法连续资源化处理高盐高COD化工危废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1459.1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吕路;王林平;张炜铭;潘丙才;徐敬生;黄前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2 | 分类号: | C02F1/02;B01J2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气化 连续 资源 处理 高盐高 cod 化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热气化法连续资源化处理高盐高COD化工危废工艺,包括S1:启动熔盐炉系统;S2:将一定量的污水送入1#反应器;S3:经过1#反应器预处理后的废水变为汽水混合物,进入5#反应器;S4:经过5#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在热解催化剂及高温高压作用下,将有机物分解并送入物料储罐回收余热;S5:经过余热回收后的过饱和蒸汽、甲烷、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中气相进入气体暂存罐,冷凝后的水蒸气进入清水储罐;S6:随着盐在1#反应器内的累积,1#反应器内压力达到7MPa时,开启2#反应器进行替换。本发明利用1#‑4#反应器脱盐‑清洗循环运行保证5#反应器进料连续不间断进行,有效解决了盐沉积堵塞管道和造成热解催化剂失活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水热气化法连续资源化处理高盐高COD化工危废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蓬勃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随之带来系列环境问题。特别是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半固体或浆状化工危废表现更为突出,这些危废成分复杂,且含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以及大量的无机盐,兼具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毒性。因此,如何有效处理这些高盐高COD化工危废成为化工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在众多处理方法中,水热气化法是利用水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特殊性质,将有机物低温快速选择性分解为气态清洁能源或无害气体的一种技术,具有高效、节能以及能资源化等优点,在高盐高COD化工危废处理过程中颇具优势,正逐步受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关注。中国专利CN109897673A、CN109943364A以及CN109848191A陆续公开报道了利用水热气化法处理高盐高COD化工危废的方法、工艺和设备。然而目前的水热气化法处理工艺运行过程中,由于危废中盐含量高极易堵塞管路,严重影响其持续稳定运行。此外,危废中盐类物质还容易沉积在热解催化剂表面进而导致催化剂失活。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型基于水热气化法连续资源化处理高盐高COD化工危废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热气化法连续资源化处理高盐高COD化工危废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水热气化法连续资源化处理高盐高COD化工危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熔盐炉系统;打开1#反应器熔盐进口阀门,将熔盐炉系统加热到 250-300℃;打开5#反应器熔盐进口阀门,将熔盐炉系统加热到350℃±10℃;
S2:启动进料泵并开启污水进水阀,将一定量的污水送入1#反应器,当1# 反应器内压力达到3-7MPa时,开启1#反应器底部的出料阀;
S3:经过1#反应器预处理后的废水变为汽水混合物,进入5#反应器;
S4:经过5#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在热解催化剂及高温高压作用下,将有机物分解成CH4和CO2,产生的分解气及过饱和蒸汽进入物料储罐的夹套内对物料进行预热,回收余热;
S5:经过余热回收后的过饱和蒸汽、甲烷、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中气相进入气体暂存罐,作为熔盐炉系统的加热源暂存,冷凝后的水蒸气进入清水储罐;
S6:随着盐在1#反应器内的累积,1#反应器内压力逐渐增加,当系统压力达到7MPa时,开启2#反应器的污水进水阀,同步关闭1#反应器的污水进水阀、出料阀、熔盐进料阀、熔盐出料阀,打开1#反应器的清水进水阀、出水阀,同步启动清水进水泵,对1#反应器床层累积的盐进行溶解冲洗,待床层压力降低至0后,停止冲洗,冲洗水进入盐蒸发系统;
S7:采用步骤S6的1#反应器与2#反应器的切换方法,对1#反应器、2#反应器、3#反应器、4#反应器进行循环使用,从而保证5#反应器连续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