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1444.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5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润盈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B60K15/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壳体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壳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壳体,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壁固定安装有内箱体,所述外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内箱体顶部活动安装有贯穿盖板并延伸至盖板顶部的导油管,所述盖板顶部固定安装有降温机构,所述外壳体前后左右四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顶部活动连接有安全气囊发生器。该汽车壳体,解决了目前的油箱壳体为了避免撞击时焊接处出现断裂,往往会使用一体成型的树脂壳体,但是现有的树脂壳体防护性较差,无法保证撞击时的安全性,而且长时间使用后易老化,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壳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壳体。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钢板、碳纤维、铝、强化塑料等,不同用途的汽车外壳、不同部位的材料不同,壳体主要以沿厚度均匀分布的中面应力,而不是以沿厚度变化的弯曲应力来抵抗外荷载,壳体的这种内力特征使得它比平板能更充分地利用材料强度,从而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
油箱壳体也为汽车壳体的一种,目前的油箱壳体为了避免撞击时焊接处出现断裂,往往会使用一体成型的树脂壳体,但是现有的树脂壳体防护性较差,无法保证撞击时的安全性,而且长时间使用后易老化,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故而提出了一种汽车壳体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壳体,具备防护性好,稳定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油箱壳体为了避免撞击时焊接处出现断裂,往往会使用一体成型的树脂壳体,但是现有的树脂壳体防护性较差,无法保证撞击时的安全性,而且长时间使用后易老化,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护性好,稳定性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壳体,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壁固定安装有内箱体,所述外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内箱体顶部活动安装有贯穿盖板并延伸至盖板顶部的导油管,所述盖板顶部固定安装有降温机构,所述外壳体前后左右四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顶部活动连接有安全气囊发生器,所述安全气囊发生器底部靠近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至收纳盒内的第一插头,所述安全气囊发生器底部远离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至收纳盒内的第二插头,所述收纳盒内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插头远离外壳体的一侧的限位机构,所述收纳盒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周壁固定安装有收卷机构,所述安装腔内周壁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外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感应报警器,所述挡板靠近相邻感应报警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导电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和内箱体均为树脂箱,所述内箱体通过第一固定螺钉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盖板通过第二固定螺钉与外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油管通过电磁阀与内箱体相连通,所述降温机构由降温箱、进气管、抽风机、半导体制冷器、风道板和出气管组成,所述盖板顶部固定安装有降温箱,所述降温箱内开设有降温腔,所述降温箱左侧固定安装有贯穿盖板并延伸至盖板底部的进气管,所述降温箱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盖板并延伸至盖板底部的出气管,所述降温腔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降温箱后侧固定安装有贯穿降温箱并延伸至降温腔内的半导体制冷器,所述降温腔顶壁和底壁均交错连接有风道板。
优选的,所述盖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温湿度监测探头,所述收纳盒内固定安装有与安全气囊发生器相适配的插座,所述第一插头为L形插杆,所述收纳盒内开设有与第一插头相适配的第一插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头为竖直杆,所述第二插头远离外壳体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机构由拨板、复位弹簧、滑块和限位杆组成,所述收纳盒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活动连接有拨板,所述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接至凹槽内的滑块,所述滑块靠近第二插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至限位槽内的限位杆,所述滑块远离第二插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润盈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润盈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