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扫描电镜检验的油漆制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1059.0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文;冷泠;朱军;乔婷;刘占芳;陶克明;王萍;张冠男;胡灿;周正;李光耀;郑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3/2202 | 分类号: | G01N23/2202;G01N23/2251;G01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扫描电镜 检验 油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扫描电镜检验的油漆制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塑料管垂直放置于载玻片上,再将塑料块放入塑料管的内部;2)向塑料管中灌注包埋剂,包埋剂部分凝固后,取多层油漆样品,将其底漆层紧贴塑料块竖直插入包埋剂中;3)待包埋剂完全凝固后,取下载玻片,得到固定好油漆样品的塑料管;4)将固定好油漆样品的塑料管的一端沿其内油漆样品横截面平行的方向打磨,直至在立体显微镜下可清晰观察到油漆样品横截面,后其对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即得到用于扫描电镜检验的油漆样品。本发明能用扫描电镜观察到完整漆层结构,并能对单层油漆厚度进行准确测量;避免了漆层之间的交叉污染,元素分析结果准确;检验后的样品能长期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扫描电镜检验的油漆制样方法,属于油漆检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漆俗称涂料,是一种涂覆在物体表面能够结成保护膜或装饰膜的工程材料,对于被涂装物体有保护作用、装饰作用、标志作用和其它各方面的特殊作用,一般由主要成膜物质(动植物油、天然树脂、合成树脂)、次要成膜物质(颜料、填料)、辅助成膜物质(助剂)和挥发性物质(溶剂、稀释剂)组成。汽车油漆物证是交通肇事案件现场最常见的物证之一。在交通事故中,车辆与车辆、车辆与人体、车辆与其它物体之间一般会发生强力碰撞和刮擦,这时在事故现场或被撞物体和人身上极易发现事故车辆散落的油漆碎片,而这些油漆碎片是判断车种、车型的重要物证,同时也是确定或排除肇事车辆的有力证据。
汽车油漆涂装主要经历磷化处理、电泳涂装、中涂涂装、面漆涂装四个过程,市场上绝大多数汽车车身油漆由底漆、中涂、色漆、罩光漆四层组成。汽车油漆物证的检验通常为比对检验,主要通过油漆层数、分层厚度、分层颜色、有机成膜物质及无机填料的检验,确定现场油漆样品与对照样品是否相同,从而证实车辆之间或车辆与人、物体之间是否发生接触,达到认定或排除嫌疑车辆的目的。
扫描电镜/能谱法是油漆物证检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扫描电镜具有放大倍数高、分辨率高、景深大等优点,不仅可以观察油漆中填料的大小和分布,而且可以测量多层漆片总厚度和分层厚度;能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元素定性准确的特点,在扫描电镜下能够定性分析油漆中的元素成分,同时实现元素相对百分含量的定量分析。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之前,需要先对多层汽车油漆样品进行制样,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油漆制样方法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扫描电镜检验的油漆制样方法。本发明能观察到完整的漆层结构,同时避免了对于单层油漆厚度测量不精确、各层之间易于交叉污染、影响元素分析结果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扫描电镜检验的油漆制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塑料管垂直放置于载玻片上,再将塑料块放入所述塑料管的内部;
2)向所述塑料管中灌注包埋剂,所述包埋剂部分凝固后,取多层油漆样品,将其底漆层紧贴所述塑料块竖直插入所述包埋剂中;
3)待所述包埋剂完全凝固后,取下所述载玻片,得到固定好油漆样品的塑料管;
4)将所述固定好油漆样品的塑料管的一端沿其内油漆样品横截面平行的方向打磨,直至在立体显微镜下可清晰观察到所述油漆样品横截面,后对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即得到用于扫描电镜检验的油漆样品。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包埋剂由环氧树脂与酰胺树脂按1:1比例混合而成。
上述的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包埋剂灌注到所述塑料管时需将其内气泡消除。
上述的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多层油漆样品插入包埋剂后,所述多层油漆样品在所述包埋剂外的高度为1~2mm,具体可为1mm。
上述的方法中,步骤2-3)中,所述包埋剂的固化温度为50℃~70℃;
步骤2)中,所述包埋剂部分凝固的固化时间为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未经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