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房建现场的节能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7775.1 | 申请日: | 202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商丽;方前程;方莹;杨平;杨晶晶;魏莉;陈华;刘丽萍;马海涛;李青莲;张新飞;刘彩梅;撒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33/42 | 分类号: | B01D33/42;B01D33/17;B01D33/68;B01D33/80;B02C2/00;B02C2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李琼 |
地址: | 4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现场 节能型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房建现场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房建现场的节能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一种用于房建现场的节能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和破碎机;污水池连通破碎机;破碎机包括基座、电机、外壳、破碎机构、收集仓、上筛网,外壳竖直设置于基座,且外壳的内部空间上下贯通外壳且呈锥形,外壳的内壁开设有研磨槽;收集仓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外壳的下方;破碎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且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破碎机构与外壳内壁形成研磨腔;上筛网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上筛网与外壳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研磨腔进料口;破碎机构包括多个弹片和转动环,转动环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壁下部,可以对污水中建筑垃圾破碎以防止堵塞下水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建现场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房建现场的节能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房建现场的生活污水中,常常包含着工人丢弃的各式各样的建筑垃圾,如果污水直接排入下水道,很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含破碎机,生活污水中的建筑垃圾经过破碎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房建现场的生活污水中存在不易粉碎的建筑垃圾,容易造成现有的破碎机卡死,烧毁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房建现场的节能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破碎机在破碎过程中容易卡死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房建现场的节能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房建现场的节能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和破碎机;污水池连通破碎机;破碎机包括基座、电机、外壳、破碎机构、收集仓、上筛网、下筛网、推动板和传动装置;外壳竖直设置于基座,且外壳的内部空间上下贯通外壳且呈锥形,外壳的内壁开设有研磨槽;收集仓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外壳的下方;电机设置于基座;破碎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且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破碎机构与外壳内壁形成研磨腔;上筛网呈圆形且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上筛网与外壳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研磨腔进料口;破碎机构包括多个弹片和转动环,转动环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壁下部,弹片的上端与上筛网连接且可沿上筛网的径向方向移动,弹片的下端与转动环连接,弹片从其下端向上且沿电机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至其上端,弹片中部向外凸起,且弹片的上端处于下端的内侧,以在研磨腔内的建筑垃圾不能被破碎机构和研磨槽破碎时,会向内挤压弹片,使得弹片挤压处的转动速度小于弹片上端的转动速度,进而使弹片的上端向上移动带动上筛网向上移动,同时弹片的上端沿上筛网的径向方向向外移动,从而使弹片之间的间隔变大,建筑垃圾从弹片之间的间隔进入破碎机构的中部;推动板设置于外壳内壁下端且位于转动环的下侧,推动板允许破碎机构内的建筑垃圾通过;下筛网设置于推动板的下方,以接收通过推动板的建筑垃圾,下筛网上均布有多个研磨块,下筛网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于弹片的上端,以在弹片的上端带动下与弹片的上端同步转动,且在弹片的上端向上向外移动时向上移动,进而与推动板、研磨块配合对下筛网上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
进一步地,电机位于外壳的正上方,上筛网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电机通过上筛网带动破碎机构顺时针旋转。
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包括中心轴和多个连杆;中心轴与外壳同轴,连杆的两端铰接中心轴的上端和弹片的上端,中心轴穿过推动板与下筛网连接。
进一步地,上筛网的下表面外侧均布设置有多个限位块,相邻两个限位块间距从外到内逐渐变小,弹片上端插入两个限位块之间,弹片上端向外移动时不会脱离限位块。
进一步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轴套,上筛网的上端设置有轴芯,轴芯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轴套。
进一步地,外壳内壁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开设于外壳内壁且位于推动板的上侧,转动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设置于外壳内壁且位于推动板下侧,下筛网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弹片的上端为顶座,顶座内设置有第一铰接轴,中心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铰接轴,连杆铰接于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未经黄淮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7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