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样品处理提升平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6324.6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利;苏丽评;朱苗苗;谢新刚;邓宛梅;胡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4 | 分类号: | G01N30/24;G01N30/06;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1013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样品 处理 提升 平台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样品处理提升平台装置,具有机架结构、推杆机构以及多功能平台结构;所述机架结构包括丝杆、丝杆上的导轨滑块以及上薄下厚的楔形块;所述推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导轨滑块上端两侧的提升臂,在各提升臂内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有平移组件,两个平移组件的尾端以内侧与所述楔形块抵触,头端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呈水平伸出至所述多功能平台的上方;所述多功能平台包括固定在导轨滑块的下端的支架,在支架上固定有样品台板,所述样品台板可供放置样品瓶。本发明具有工作效率高、故障率低、便于采样针清洗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样品处理提升平台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样品自动进样器内的样品取样、加热、混合及进样针清洗等功能的一种多功能样品处理提升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检测需求的增长,在样品检测过程中自动化得以迅猛发展和普及。自动进样器作为样品检测中自动化处理样品的手段更多的得到应用。吹扫捕集法是与气相色谱仪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联用,用于测量液体或固体中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有机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等污染物。通常,处理该类样品的自动进样器具有适于容纳多个待分析样品的存储区域及对样品制备的功能区。机械臂通常会抓取其中一个样品瓶,并将其从储存区转移到制备功能区。一旦转移到制备功能区,将对小瓶内容物进行取样、加热、混合及进样针清洗等相关操作,使气相色谱仪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量。
自动进样器通常使用单独的采样模块来提取液体和固体样品(如土壤)。液体取样通常涉及从提供给自动进样器取样模块的样品瓶中提取已知量的液体,向样品中添加标准品,并将样品转移到分析设备中,此过程不需要加热液体样品。气体顶空萃取通常涉及用溶剂(如水)注入到装有固体样品的样品瓶内,对样品进行加热同时搅拌样品,并用气体吹扫样品,气体样品被转移到分析设备中。
针对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现有技术采用在同一位置进行两种样品的处理或采用两个位置分别处理不同性质的样品。前者构造较简单,使用多级的进样针分别进行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的处理,其缺点是易产生交叉污染、固体颗粒堵塞管路等问题,同时在交叉处理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的过程中,因固体样品的处理需要进行加热处理,而液体不需要进行加热,所以如果前一个样品为需要加热的固体样品,后一个样品为液体样品时,需要等待加热温度下降后才能进行,限制了样品处理的连贯性和处理效率。后者通常采用液体样品的取样在待分析样品的存储区域,取样针安装在机械臂上,有取样的管线长度长、管线易残留、长期运动易造成管线疲劳断裂等问题;固体取样采用抓取的方式转移到土样的制备区域,通常需要放置样品的位置能够移出进样针的区域,以便从上方将样品瓶放入到样品瓶座内,因此需要设计相应横向移动机构,结构复杂、易出现疲劳、机械故障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样品处理提升平台装置,具体的是用于吹扫捕集自动化进样其中的样品处理提升平台,可对样品进行隔垫穿刺、取样、加热、搅拌、取样针清洗及自动分离取样针与样品瓶的一体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样品处理提升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机架结构、推杆机构以及多功能平台结构;
所述机架结构包括能够主动正反方向旋转的丝杆、被所述丝杆驱动能够升降的导轨滑块、以及固定安装的呈上薄下厚的楔形块;
所述推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导轨滑块上端两侧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提升臂,在各提升臂内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有平移组件,两个平移组件的尾端以内侧与所述楔形块抵触,平移组件的头端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有呈水平伸出至所述多功能平台的上方的运动趋势;
所述多功能平台包括固定在导轨滑块的下端的支架,在支架上固定有样品台板,所述样品台板可供放置样品瓶。
所述的多功能样品处理提升平台装置,其中:在所述样品台板上分左右布置有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第一套筒通过隔热柱固定在样品台板上,第二套筒直接固定在样品台板上,第二套筒底部的锥形孔连接有清洗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6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系统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防倒流排潮管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