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衰老改善皮肤微循环的茶叶发酵提取液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1848.6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骆峰;金荣熙;费维成;金延埈;董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Q1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83 | 代理人: | 兰玉华 |
地址: | 2013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衰老 改善 皮肤 微循环 茶叶 发酵 提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衰老改善皮肤微循环的茶叶发酵提取液及应用。其中茶叶为四川宝兴的老川茶,发酵菌株为6株冠突散囊菌,分别为来自云南普洱、广州小青柑、广西六堡茶、安化黑茶、正山小种,大红袍等六种后发酵茶中筛选得到。本申请利用冠突散囊菌的孢子和老川茶粉末进行混合发酵120H,通过水提取方式,获得提取液。本发明提供的茶叶发酵提取液能够明显的提高皮肤细胞的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的合成,且加入茶叶发酵提取液的细胞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iNOS和COX‑2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对改善皮肤的衰老及微循环非常有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衰老改善皮肤微循环的茶叶发酵提取液及应用。
背景技术
老川茶作为巴蜀地区(茶树起源地)的原生品种,继承和保留了众多的古茶树基因。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寒冷的高山地区仍然能顽强生长。老川茶进入秋冬后,休眠期长,发芽晚,产量低,积累的内含物质丰富,氨基酸含量偏高。具有苦涩味较轻,口感醇厚等特点。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EC),是后发酵茶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通过“发花”工艺长成的自然益生菌体,俗称“金花”,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等功能。目前已有报道,发酵茶中有益菌冠突散囊菌产生多酚氧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胞外酶,催化茶叶中物质的氧化、聚合、降解、转化。吸收茶中的茶多酚后可能分泌产生了3种生物活性更强的成分:以其糖苷化、硫酸化及甲基化等儿茶素的衍生物。
截至目前利用发酵茶制备提取液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非常少,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发酵茶叶成本过高,市售的后发酵茶动辄4,5百一斤,这样对原料的成本控制不利。另一方面,每一种发酵茶叶的功效差异很大,很难将几种茶叶共同提取。最后就是提取工艺方面,大多数的提取工艺都是简单的通过水提或者醇提获得提取液,这样对提取液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容易产生沉淀,变色,浑浊等现象出现。不论是哪种情形,都限制了它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利用筛选得到的6种冠突散囊菌的孢子悬液去发酵老川茶,获得发酵茶液。该发酵茶叶提取液具有稳定,且适于添加至化妆品中。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衰老改善皮肤微循环的茶叶发酵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老川茶,进行粉碎处理,加入纯水后通入121℃蒸汽灭菌,然后降至室温,接入冠突散囊菌的孢子悬液;恒温搅拌条件下发酵;之后通入蒸汽121℃灭菌,降至室温过滤;
2)将滤液加热升温至40℃~42℃,然后,加入酸性絮凝剂保温搅拌1小时;搅拌保温结束后,静置1小时;
3)加入红色硅藻土搅拌过滤;
4)依次用0.45um滤膜、10000D滤膜超滤,得到滤液;
5)将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
6)将浓缩液稀释得到所述茶叶发酵提取液;
所述的冠突散囊菌的孢子悬液是GenBank编号为MW512850,MW512849,MW494668,MW512851,MW512854,MW512855的六种冠突散囊菌的混合孢子悬液。
作为优选,所述冠突散囊菌的孢子悬液的接入量为纯水体积的1%,孢子悬液的质量浓度为1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纯水的加入量为茶叶质量的8-10倍;所述恒温搅拌条件下发酵具体为恒温28℃,搅拌转速为120转/分钟,发酵时间为120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酸性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1%浓度,加入量为步骤1)中所得滤液体积量的2%;所述酸性絮凝剂包括:壳聚糖,聚合硅酸,聚合氯化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1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