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就地热再生中新旧沥青及再生剂混溶特性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9114.4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光;范剑伟;朱雅婧;张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E01C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热 再生 新旧 沥青 剂混溶 特性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就地热再生中新旧沥青及再生剂混溶特性的评价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构建就地热再生中新沥青分子、旧沥青分子、再生剂混溶的三层分子动力学模型;绘制三层分子动力学模型中新沥青分子、旧沥青分子、再生剂分子相对浓度曲线;计算新沥青分子、旧沥青分子、再生剂分子的相对浓度曲线计算得到混溶后的新沥青分布区、旧沥青分布区、再生剂分布区;计算得到再生剂作用率、旧沥青激活率、新旧沥青混溶区比例;评价相同种类不同掺量的再生剂或不同种类相同掺量的再生剂与旧沥青激活率,该激活率越大指标越优;评价相同种类不同掺量的再生剂或不同种类相同掺量的再生剂与新旧沥青的混溶区比例,该激活率越大指标越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就地热再生中新旧沥青及再生剂混溶特性的评价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在就地热再生过程中,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T 5521-2019)的规定,铣刨的旧路面沥青混合料加热至后,加入再生剂拌和5-10 秒,再加入新沥青和新集料拌和后就地摊铺,再生沥青混合料逐渐冷却至室温。现有的研究方法中,为判明新旧沥青的混溶程度,多需进行室内试样或现场试验,在分子动力学分析中,一般也假设混溶温度为定值,忽略了实际就地热再生中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混溶温度的变化,且缺乏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新旧沥青混溶指标。基于此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就地热再生中新旧沥青及再生剂混溶特性的评价方法,适用于评价就地热再生中再生混合料制备中新旧沥青及再生剂的相互混溶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了就地热再生中新旧沥青及再生剂混溶特性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就地热再生中新旧沥青及再生剂混溶特性的评价方法,步骤如下:
S1:构建就地热再生中新沥青分子、旧沥青分子、再生剂混溶的三层分子动力学模型;在三层分子动力学模型中再生剂选择为相同种类不同掺量或不同种类相同掺量;
S2:针对步骤S1中建立的进行分子动力学仿真;
S3:计算三层分子动力学模型中各类分子在模型中各横截段的相对浓度,绘制三层分子动力学模型中新沥青分子、旧沥青分子、再生剂分子相对浓度曲线;
S4:平滑化步骤S3中新沥青分子、旧沥青分子、再生剂分子的相对浓度曲线;
S5:计算新沥青分子、旧沥青分子、再生剂分子的相对浓度曲线计算得到混溶后的新沥青分布区、旧沥青分布区、再生剂分布区;
S6:通过新沥青分布区、旧沥青分布区、再生剂分布区,计算得到再生剂作用率、旧沥青激活率、新旧沥青混溶区比例;
评价相同种类不同掺量的再生剂或不同种类相同掺量的再生剂与旧沥青激活率,该激活率越大指标越优;
评价相同种类不同掺量的再生剂或不同种类相同掺量的再生剂与新旧沥青的混溶区比例,该激活率越大指标越优。
本发明所述的就地热再生中新旧沥青及再生剂混溶特性的评价方法,步骤 S1中所建的三层分子动力学模型从左横到右横坐标从lleft至lright;
左横到右横坐标中依次为新沥青分子、再生剂、旧沥青分子;建模后进行系统几何平衡;
新旧沥青与再生剂均由多种分子组成;三层分子动力学模型中新沥青分子包括第1至第im种,旧沥青分子包括第im+1至第in种,再生剂分子包括第in+1至第ip种。
本发明所述的就地热再生中新旧沥青及再生剂混溶特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9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线环缝纫机
- 下一篇:一种核苷类化合物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