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计算的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管理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8330.7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7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梅永霞;张振香;陈素艳;林蓓蕾;张秋实;张春慧;翟清华;单秋菊;王少阳;张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20/00 | 分类号: | G16H20/00;G16H80/00;G16H10/60;G06F3/16;G06F16/27;G06F16/23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朱海琳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 脑卒中 患者 创伤 成长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移动终端与云计算数据链;移动终端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和语音模块,语音模块包括外放模块和收音模块;每个脑卒中患者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登录创伤成长管理APP后移动终端显示多个场景选择项目;响应于对至少一个所述场景选择项目的选择操作,所述外放模块播放被选择的场景选择项目的语音介绍,显示对应于所述被选择的场景选择项目的云计算数据链;通过收音模块接收语音反馈序列;响应于所述语音反馈序列,将所述移动终端作为一个数据节点加入到至少一个云计算数据链中。本发明还提出基于云计算的脑卒中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管理方法与实现该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脑卒创后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管理系统、管理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介质。
背景技术
脑卒中(stroke)俗称“中风”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常见的慢病之一,也被称为“人类沉默的杀手。根据血液供应中断原因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其后者所占的比例达60%,它的最显著特点“四高”,成为我国居民首位致死病因,同时也是我国亟待应对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关数据表明,脑卒中在全球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二,致残病因中居第三,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脑卒中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据研究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全球18岁-59岁中青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有40%的增幅,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 数据显示, 2017年我国随访的423603例患者中,年龄为40岁-59岁的脑卒中患者比例高达56.8%。
由于中青年作为劳动力承担家庭、社会角色, 罹患脑卒中可能会面临经济来源中断,社会参与减少,难以承担家庭责任等潜在现实压力,使其承受更多心理负担。且与老年患者相比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积极情感可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作为积极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对脑卒中患者的消极心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未见有关PTG的可执行或者可推广的技术方案。目前的脑卒中创伤后成长研究,大部分均停留在统计和理论分析阶段,并且采用的是个体访谈、人工分析等方式,效率较低并且不易推广。
叙事护理理论和PTG理论均证实,术后场景化的护理沟通能够有效的降低病症复发,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痛苦,如何客观的应用上述理论,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手段,实现脑卒中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管理,现有技术并未注意到此类问题,更未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管理系统, 包括多个移动终端与云计算数据链;移动终端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和语音模块,语音模块包括外放模块和收音模块;每个脑卒中患者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登录创伤成长管理APP后移动终端显示多个场景选择项目;响应于对至少一个所述场景选择项目的选择操作,所述外放模块播放被选择的场景选择项目的语音介绍,显示对应于所述被选择的场景选择项目的云计算数据链;通过收音模块接收语音反馈序列;响应于所述语音反馈序列,将所述移动终端作为一个数据节点加入到至少一个云计算数据链中。
本发明还提出基于云计算的脑卒中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管理方法与实现该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移动终端。
作为具体的方案实现,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理系统包括多个云计算数据链,每个云计算数据链包括多个数据节点,每个数据节点对应一个移动终端;
所述数据节点分为患者节点和护理节点,所述患者节点对应患者移动终端,所述护理节点对应护理移动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8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