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工艺抗菌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6830.7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8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柯善军;田维;蒙臻明;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04 | 分类号: | C03C8/04;C03C8/14;C03C8/18;C04B35/14;C04B35/622;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奇丽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工艺 抗菌 陶瓷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陶瓷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工艺抗菌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工艺抗菌陶瓷砖,包括坯体层和抗菌釉层,抗菌釉层的釉料中含有第一抗菌剂,抗菌釉层的表面微孔中填充有抗菌防污剂;第一抗菌剂包括硅酸锌和/或铝酸锌,抗菌防污剂中含有第二抗菌剂,第二抗菌剂包括纳米磷酸锌和/或纳米锆酸锌。其制备方法为:先制得坯体层,再制备抗菌釉浆并将之淋施于坯体层表面,经烧成制得半成品,将半成品进行抛光后,用抗菌防污剂对其进行表面抛磨,制得抗菌陶瓷砖。本发明采用釉中抗菌结合釉层表面微孔抗菌的复合抗菌工艺,实现陶瓷砖产品的高效持久抗菌,且抗菌成分不影响釉面的通透性,并可实现釉面的防污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陶瓷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陶瓷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工艺抗菌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非抛光类陶瓷砖,抗菌陶瓷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种直接将抗菌材料加入陶瓷砖中混合烧成,抗菌剂一般选用磷酸银。第二种是将抗菌材料喷涂在陶瓷砖表面,其制备时通过在透明釉表面喷抗菌混合盐溶液形成抗菌层,经高温烧制而成。第三种是在成品砖表面喷涂抗菌材料,后经低温热处理实现抗菌效果。其中:第一种抗菌陶瓷由于抗菌材料是直接加入陶瓷砖坯体或者釉料中烧成,其抗菌有效成分被包覆在坯体或釉料中,其抗菌效果会大打折扣。第二种抗菌材料喷涂在陶瓷砖表面后烧成,在高温热处理后抗菌材料结构破坏,抗菌效果明显降低,且一定量的抗菌材料附着于陶瓷砖表面高温热处理时易与釉面反应影响表面装饰效果。第三种采用低温热处理抗菌层与釉面结合力较弱,实际应用时抗菌层容易脱落,抗菌持久性较差。上述几种方法在非抛光类陶瓷砖中应用较为广泛。
近年来,抛釉砖产品非常流行,对于抛釉砖产品抗菌功能的附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抗菌防污液通过抛光工艺填附在釉表面的微孔中,另一种是在釉层中添加抗菌材料,同时结合抗菌防污液,即两种工艺相结合。但是上述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技术采用的抗菌防污液中使用的是氧化锌或者氧化银作为抗菌材料,这两种均属于氧化物,极易与酸发生反应,生成锌离子或银离子的盐溶液,在水洗过程中,容易将抗菌材料洗掉,导致抗菌持久性差。其次,釉层中添加的抗菌剂多为载体负载锌银材料,如磷酸锆掺锌银或硅酸锆掺锌银,这类载体材料属于陶瓷用乳浊剂,对抛釉的通透性有直接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工艺抗菌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工艺抗菌陶瓷砖,包括坯体层和抗菌釉层;所述抗菌釉层的釉料中含有第一抗菌剂,所述抗菌釉层的表面微孔中填充有抗菌防污剂;
所述第一抗菌剂包括硅酸锌和/或铝酸锌;所述抗菌防污剂中含有第二抗菌剂,所述第二抗菌剂包括纳米磷酸锌和/或纳米锆酸锌。
对于抛光类釉面陶瓷砖,抛光后的釉层表面会暴露出细小的微孔,这些微孔极易藏污,同时也为微生物细菌提供了繁殖的空间,因此,对于抛光类的抗菌陶瓷砖产品,釉层本身不仅需要抗菌,对于釉层表面的微孔也需要做抗菌处理。本发明通过在抗菌釉层的釉料中添加第一抗菌剂,同时在抗菌釉层的表面微孔中填充抗菌防污剂,且抗菌防污剂中含有第二抗菌剂,采用复合抗菌工艺,以实现陶瓷砖的高效持久抗菌。
具体地,所述第一抗菌剂包括硅酸锌和/或铝酸锌,硅酸锌和/或铝酸锌加入釉料中,在高温烧成时,硅铝作为玻璃网络结构,锌作为玻璃网络游离成分分布在釉熔体中。经抛光后,釉面均匀分布着锌,这些锌元素在潮湿环境中可以锌离子形式缓慢释放进入微生物细菌体内阻止微生物细菌的增殖,从而达到抑菌抗菌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6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