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级行星转向机的手自一体自动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2946.3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2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伟;张瑞增;陈慧岩;张福强;晏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北理慧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08;B62D7/16;B62D1/14;B62D3/02;B62D6/00;B62D1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级 行星 转向 一体 自动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二级行星转向机的手自一体自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诉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操纵杆(1)、伺服液压缸(17)、伺服液压控制阀块(18)、高压油源(20)、以及转向连杆系组成;
操纵杆(1)为一端与车体铰接的摆杆,共有左侧操纵杆和右侧操纵杆两侧操纵杆,左侧与右侧操纵机构完全对称;前纵拉杆前半段(3)与操纵杆(1)铰接,同时与液压助力感应装置(4)内滑块通过螺纹连接;前纵拉杆后半段(5)与中间支架上的摆臂(8)上孔铰接,摆臂中间铰接在中间支架上,后纵拉杆(11)与中间支架上的摆臂下孔设置有铰接点,同时所述铰接点还与转向伺服液压缸(17)的球头铰接;中间支架(16)前端开窗,确保转向伺服液压缸(17)动作过程中不会与中间支架(16)干涉;后纵拉杆(11)与二级行星转向机的操纵机构连接;当操纵杆(1)动作时,力和位移分别经过前纵拉杆前半段(3),前纵拉杆后半段(5),中间支架上的摆臂(8),后纵拉杆(11)传递给二级行星转向机;用于控制二级行星转向机控制机构的调度板转动,进而控制二级行星转向机直接操纵机构的动作;
液压助力感应装置(4)与前纵拉杆后半段(5)通过螺纹链接,液压助力感应装置(4)与位置传感器(404)外壳固连,前纵拉杆前半段(3)与位置传感器拉杆固连;液压助力感应装置(4)内有前侧弹簧(408),允许前纵拉杆前半段(3)与前纵拉杆后半段(5)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对位移;
伺服液压缸(17)主要包括:缸体(1702)、活塞杆(1703)、活塞(1704)、前端盖(1714)和后端盖(1708);伺服液压缸(17)尾部支架与伺服液压控制阀块(18)上的支座铰接,伺服液压控制阀块(18)与车体上的支架铰接;
伺服液压控制阀块(18)主要包括四个液压锁(1806)即两位两通电磁球阀与电液伺服比例阀(1801)以及阀块体(1802);
转向助力弹簧(10)与中间支架上的摆臂(8)侧面的孔铰接,为应急状态下的驾驶员操作提供一定的机械助力;
操纵杆位置传感器(13)本体与车侧面垂直甲板固定,操纵杆位置传感器(13)拉杆与后纵拉杆(11)上焊接的支臂固连;
系统还具有液压连接;具体来说,变量泵(2005)的进油口、回油口和高压油口与高压油源(20)的出油口、回油口和高压进油口连接;经过调压、溢流等处理后,高压油经高压油源的高压出油口,通过液压油管与伺服液压控制阀块(18)的进油液压接头(1803)连接,回油口通过液压油管与伺服液压控制阀块(18)的回油液压接头(1804)连接;伺服液压控制阀块(18)的左侧A腔液压接头(1810)和左侧B腔液压接头(1811)分别通过液压油管与左侧伺服液压缸(17)的A腔和B腔联通;伺服液压控制阀块(18)的右侧A腔液压接头(1812)和右侧B腔液压接头(1813)分别通过液压油管与右侧伺服液压缸(17)的A腔和B腔联通。
2.一种基于二级行星转向机的手自一体自动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共有三种工作状态对应三种控制方法;
自动转向控制:
该控制方法对应无人自动驾驶时的控制;系统根据上位机下发的期望操纵杆位置,以及操纵杆位置传感器反馈的操纵杆实际位置,通过PID算法,计算出最优控制电压;并通过系统的DA模块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的电压信号;控制电压下发给电液伺服比例阀(1801),转换为阀口的开口大小;高压油源(20)提供液压油,根据阀口的开口大小,以不同的流量供给伺服液压缸(17)的A腔或者B腔,从而实现操纵杆(1)位置的闭环;转向操纵杆(1)为自由状态,随着转向伺服液压缸(17)的动作前后摆动;此时四个液压锁(1806)均处于闭锁状态;
液压助力控制:
该控制方法对应由人手动驾驶时的控制;此时,驾驶员打开人工驾驶开关,并根据路况和实际驾驶需求,控制操纵杆(1)动作;当驾驶员向后拉动操纵杆(1)时,首先动作的是操纵杆(1)和与其直接铰接的前纵拉杆前半段(3),而后液压助力感应装置(4)内的前侧弹簧(408)被压缩,液压助力感应装置(4)上安装的位置传感器(404)采集到前纵拉杆前后两端的位移差;通过电液伺服比例阀(1801)合理的控制液压流量供给伺服液压缸(17)的A腔或者B腔,从而通过液压缸活塞杆(1703)的动作使得上述位移差消失,进而实现液压助力;驾驶员向前推动操纵杆(1)时,液压助力感应装置(4)内的前侧弹簧(408)被压缩,同样通过电液伺服比例阀(1801)合理的控制液压流量实现液压助力;值得注意的是,前纵拉杆前后段之间的相对位移越大,对应的弹簧压缩量越大,驾驶员向前/向后推动/拉动操纵杆需要的力越大,对应伺服液压缸(17)的动作速度越快;此时四个液压锁(1806)均处于闭锁状态;
应急人工控制:
当由于特殊原因,液压助力控制或者自动转向控制不能实现或者不需要时,可以采用应急人工控制;此时,驾驶员打开应急驾驶开关,转向控制器控制液高压油源(20)内电磁溢流阀(2007)打开,此时液压油泵空转,系统不再建立压力;转向控制器控制四个液压锁(1806)打开,此时伺服液压缸(17)的A腔和B腔同时与高压油源(20)的回油管接通,伺服液压缸(17)处于自由状态;驾驶员可以自由操纵转向操纵杆(1)实现车辆的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北理慧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大学;北理慧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理慧动(常熟)车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29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用体育器材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