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金属离子识别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1223.1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金传明;帅海娟;杜晓刚;罗文琦;李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陈鸿伟 |
地址: | 435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 离子 识别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双金属离子识别的荧光探针,包括1,3‑二[1‑(8‑喹啉基)‑3‑亚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苯,分子式为C32H26N6F12P2;采用8‑喹啉咪唑、1,3‑二(氯甲基)苯和六氟磷酸铵合成得到。本发明提供的双金属离子识别的荧光探针包括1,3‑二[1‑(8‑喹啉基)‑3‑亚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苯,该化合物拥有两个基于咪唑喹啉环的N‑杂环卡宾单元,能同步实现对Al3+荧光增强和Fe3+荧光淬灭的识别,是一种选择性优越的荧光分子探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离子测定的荧光探针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金属离子识别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生物体中金属离子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金属离子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已成为环境和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Al3+作为地壳中第三丰富的金属元素,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包装、药品包装以及食品添加剂中,这就导致了铝制品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地表水中过高的铝离子浓度会阻碍植物的生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铝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免疫功能都能够产生危害,在生物体内Al3+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进而能造成多种神经性疾病,例如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多种酶的重要成分。如果人的体内缺少铁,可影响血红蛋白、肌红白蛋的合成,可使某些酶,如细胞色素C、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的活性降低。鉴于铝和铁离子的重要生理作用与在环境样品中的存在,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有效的同步选择性检测Fe3+和Al3+的荧光探针分子,在环境、健康和医疗方面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分子荧光探针技术具有反应速率快,检出限低,对生命体一般没有破坏性,新型探针具有成本低,可对细胞内的金属进行检测分析等优点,已经成为分析检测领域的研究热门。应用于Fe3+和Al3+检测的荧光分子探针主要有酚酞类席夫碱荧光探针、罗丹明B衍生物、四苯乙烯类席夫碱、香豆素烟酸酰肼类衍生物等,但是这些化合物不能同时进行选择性检测Fe3+和Al3+。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双金属离子识别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金属离子识别的荧光探针,包括1,3-二[1-(8-喹啉基)-3-亚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苯,分子式为C32H26N6F12P2;所述1,3-二[1-(8-喹啉基)-3-亚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苯的化学结构式为: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金属离子识别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8-喹啉咪唑、1,3-二(氯甲基)苯和乙腈溶剂混合后在70~90℃下,搅拌反应,待混合溶液无固体析出后停止搅拌;
将反应后的物质冷却至室温,提取出固体物质,将所述固体物质用二氯甲烷洗涤后,加入蒸馏水溶解所述固体物质,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备用滤液;
配制六氟磷酸铵水溶液后,将所述备用滤液滴加至所述六氟磷酸铵水溶液中,反应得到的沉淀物即为1,3-二[1-(8-喹啉基)-3-亚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苯。
在第二个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以物质的量为份数计,所述8-喹啉咪唑:1,3-二(氯甲基)苯:所述六氟磷酸铵=2: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师范大学,未经湖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1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教具
- 下一篇:一种无线信号的发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