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程序开发设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9615.4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4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麟 |
主分类号: | G06F8/10 | 分类号: | G06F8/10;G06F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周雪峰 |
地址: | 033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程序 开发 设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程序开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程序开发需求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模型GTP‑3对程序开发需求信息进行解构;获取需求方的方案确认信息,并通过人工智能模型GTP‑3对方案确认信息中的目标方案进行解构,建立多个对应的子任务;采用预设的对应的人工智能模型对各个子任务进行解构,解构得到并发送各个子任务对应的专业代码或数据给对应的程序开发员;获取程序开发员的各个子任务对应的各个代码或数据修改信息;根据目标方案将各个代码或数据修改信息进行组装,以得到程序设计成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程序开发设计方法。本发明极大的缩短了程序开发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程序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程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程序开发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程序设计是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是软件构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设计往往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给出这种语言下的程序。程序设计过程应当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排错等不同阶段。
任何设计活动都是在各种约束条件和相互矛盾的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程序设计也不例外。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由于机器资源比较昂贵,程序的时间和空间代价往往是设计关心的主要因素;随着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软件规模的日益庞大,程序的结构、可维护性、复用性、可扩展性等因素日益重要,程序开发设计需求越来越多,对开发设计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编写程序代码的设计方案主要还是以人力为主,导致程序开发设计周期特别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程序开发设计方法及系统,基于人工智能对程序开发需求进行分析解构,进而进行快速的程序开发设计,极大的缩短了程序开发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程序开发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程序开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程序开发需求信息;
通过人工智能模型GTP-3对程序开发需求信息进行解构,以得到并发送多个解构方案给需求方;
获取需求方的方案确认信息,并通过人工智能模型GTP-3对方案确认信息中的目标方案进行解构,以得到并根据多个目标解构方案建立多个对应的子任务;
根据各个子任务的任务类型采用预设的对应的人工智能模型对各个子任务进行解构,解构得到并发送各个子任务对应的专业代码或数据给对应的程序开发员;
获取程序开发员的各个子任务对应的各个代码或数据修改信息;
根据目标方案将各个代码或数据修改信息进行组装,以得到程序设计成品。
当用户有程序开发需求时,获取用户的程序开发设计需求信息,并通过人工智能模型GTP-3模型对程序开发设计需求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并根据语义分析得出的结果对程序开发设计需求进行解构,解构出多个程序构建方案,为了保证方案的最优化,将解构出的多个程序构建方案发送给需求方进行筛选删除,以得到一个最合适的程序构建方案,作为我们的目标方案,获取到程序开发人员选定的目标方案后,通过人工智能模型GTP-3模型对目标方案进行语义分析,以得到不同的构建子任务,将各个子任务导入到对应的人工智能模型中进行解构,以得到对应的专业代码或数据,并将其发送给对应的程序开发员,由专业的程序开发员对人工智能模型解构出来的代码或数据进行调整修改,以得到更加精准的代码或数据,然后根据选定的目标方案的整体框架对各个类型领域的代码或数据进行组装,以得到完整的程序设计成品。
本方法通过结合不同领域的人工智能对程序开发设计进行代码设计,减少了人工设计的成本,提高了程序开发设计的效率,极大的缩短了程序开发的生命周期,专业人员只在此过程中进行微调及删选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麟,未经李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