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鱼腥草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8997.9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化林;谢春娇;万建华;杨世立;刘茂军;郭卫红;田文成;张力;陈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C05G3/80;C05G5/12;C05G5/3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4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鱼腥草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鱼腥草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肥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尿素30‑36份,硫酸钾40‑48份、工业一铵10‑16份和微量元素0.6‑1份,还包括聚氨肽和智能聪,其中聚氨肽加入量为6~10mg/Kg,智能聪为0.08~0.12 mg/Kg。还包括拉肖皂苷元,其在肥料中的含量为0.2~0.6mg/kg;棕黄腐钾,在肥料中的含量为6~10mg/kg。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肥中,含有鱼腥草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还还根据需要添加聚氨肽、智能聪、棕黄腐钾及拉肖皂苷元,养分较为全面,能够更好地促进其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鱼腥草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腥草,又名蕺菜,隶属于三白草科,别名侧耳根、猪鼻吼等,因其鲜草茎叶有强烈鱼腥味而得名,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鱼腥草原产我国,以长江流域以南分布最广。喜温暖潮湿环境,忌干旱,耐寒,怕强光。喜肥沃的砂质壤土、腐殖质壤土,不喜粘土和碱性土壤。鱼腥草叶片富含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营养价值很高,属于药食同源的植物资源,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随着人们关注营养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鱼腥草日益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人工大量栽培具有较好的前景。近年来,鱼腥草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而针对鱼腥草专用肥料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鱼腥草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为鱼腥草生长提供所需的较为全面的养分,能够促进越冬,并提高根茎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鱼腥草的复合肥,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尿素30-36份,硫酸钾40-48份、工业一铵10-16份和微量元素0.6-1份,还包括聚氨肽和智能聪,其中聚氨肽加入量为6~10mg/Kg,智能聪为0.08~0.12mg/Kg。
优选方案中,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尿素32份,硫酸钾46份、工业一铵14份和微量元素0.6份;还包括聚氨肽和智能聪,其中聚氨肽加入量为10mg/Kg,智能聪为0.1mg/Kg。
进一步地,还包括拉肖皂苷元,其在肥料中的含量为0.2~0.6mg/kg。
进一步地,该肥料中还含有棕黄腐钾;含量为6~10mg/kg。
进一步地,所述微量元素为锌8.66%、锰6.09%、钼0.26%、铁0.075%。其中锌、锰和铁以螯合态存在,钼以钼酸铵形式加入。
进一步地,按重量计,所述聚氨肽中总NPK在16%以上,有机质在20%以上,植物粗蛋白在60%以上;活性氨基酸为8%以上,聚谷氨酸在2.5%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聪为植物内生菌提取物,其活性成分包括环二肽类,嘧啶核苷类,氨基酸类和糖类;其中含C、H、O、N、P、S元素占总提取物94%以上,Na、K、Cl、Mg在5%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
本发明还涉及制备所述复合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配比称取所有组分,将尿素、硫酸钾、工业一铵进行破碎混合形成初混物;
S2、将初混物与微量元素进行加热混合并熔融,形成共融体;
S3、将S2中共融体导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后冷却筛分,对筛分合格的颗粒进行包膜处理,聚氨肽和智能聪导入包膜设备中,与包膜油接触后对肥料颗粒进行包膜,得到用于鱼腥草的复合肥。
进一步地,加入棕黄腐钾时,在S1中与其余原料进行混合;加入拉肖皂苷元时,在S3包膜时,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89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