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训练手榴弹测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8009.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7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肖斌;代加燕;曹兴刚;李海明;何昌龙;黄甘霖;杜江;周伟;李俊强;孟涛;欧凯;杨俊江;李晓波;刘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8/26 | 分类号: | F42B8/26;F42B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郑鲲熙 |
地址: |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训练 手榴弹 测距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训练手榴弹测距系统,包括训练手榴弹,训练手榴弹设置有手柄和弹体,在弹体外罩有缓冲套,在缓冲套前端内壁与弹体之间设置有空腔;还包括落地捕捉装置和距离测量装置,落地捕捉装置包括设置于手柄内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有落地触发装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信号发送模块,微处理器获取落地触发装置的信号捕捉训练手榴弹的落地时间,微处理器通过信号发送模块发送落地信号给距离测量装置,还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落地时间给距离测量装置,距离测量装置根据落地时间和落地信号测量训练手榴弹训练时的距离。本发明获取训练手榴弹的落地时间和落地信号测量训练手榴弹训练时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训练手榴弹测距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ZL专利号200420033270.4,授权公告号CN 2681078Y,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也就是本专利申请人,公开了一种缓冲式新型训练手榴弹;包括有手柄1和弹体2,在弹体外罩有缓冲套3。缓冲套前端为圆弧形冠状,减少其直角外表对人造草皮、塑胶场地或人员的损坏或伤害:缓冲套为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以增大其缓冲量:在缓冲套前端内壁与弹体之间有空腔4,利用空腔内空气的阻尼作用增大其缓冲量:空腔可由在缓冲套前端内壁的凸台5顶住弹体前端形成。能起到有效缓冲作用,因此能减少手榴弹落地时因冲量太大造成对训练场的损伤和破坏,另外,还可以减少在投掷中因误投、错投、跳弹对人员的伤害。
因此,现有技术的缺陷是,由于该新型训练手榴弹弹体前端为圆弧形冠状,由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并设有缓冲囊,在投掷落地时造成的痕迹很浅不易观察判定其落点所在,这样就对测试、比赛时成绩的丈量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在投掷前在手榴弹弹体前端的圆弧形冠状部分蘸上少量白色灰浆,手榴弹落地时会在第一落点处留下白色痕迹,痕迹的后沿就是丈量成绩的落点处,当投掷多颗手榴弹时,不容易确定哪一条白色痕迹是该手榴弹弹体的落点,需要及时将以前的白色痕迹清理掉,并且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训练手榴弹测距系统,获取训练手榴弹的落地时间和落地信号测量训练手榴弹训练时的距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训练手榴弹测距系统,包括训练手榴弹,训练手榴弹设置有手柄和弹体,在弹体外罩有缓冲套,缓冲套前端为圆弧形冠状,缓冲套由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在缓冲套前端内壁与弹体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由在缓冲套前端内壁的凸台顶住弹体前端形成;其关键在于,还包括落地捕捉装置和距离测量装置,落地捕捉装置包括设置于手柄内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有落地触发装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信号发送模块,微处理器获取落地触发装置的信号捕捉训练手榴弹的落地时间,微处理器通过信号发送模块发送落地信号给距离测量装置,还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落地时间给距离测量装置,距离测量装置根据落地时间和落地信号测量训练手榴弹训练时的距离。
该距离或者是训练手榴弹投掷训练时的投远距离,或者是投准距离。
所述落地触发装置为压力传感器,弹体设置有气流通道,空腔经气流通道给压力传感器发送气压信号,微处理器获取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捕捉训练手榴弹的落地时间。
所述手柄的前端设置有传感器凹槽,传感器凹槽连接气流通道,压力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凹槽内;所述手柄的后端设置有容置腔,微处理器、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信号发送模块均设置于容置腔内。
所述信号发送模块为红外线灯,所述手柄由透明材料制成,距离测量装置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为红外线检测传感器,红外线检测传感器与红外线灯相对应,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设置于起掷线中心位置。
所述信号发送模块为超声波发送器,所述手柄设置有透声孔,距离测量装置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为超声波接收器,超声波接收器与超声波发送器相对应,所述超声波接收器设置于起掷线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8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