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稀土改性的高性能磷铜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7748.8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天一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2 | 分类号: | C22C9/02;B21B1/02;C22C1/02;C22F1/08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2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稀土 改性 性能 铜合金 | ||
一种基于稀土改性的高性能磷铜合金,所述磷铜合金的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锡5‑8%、铅1‑2%、磷0.3‑0.7%、镍0.2‑0.4%、锌0.2‑0.6%、镧0.01‑0.03%、铈0.02‑0.05%、铼0.02‑0.05%、其他杂质≦0.5%,余量为铜;本发明将传统的锡磷铜合金中的含磷量增加到最高0.7%,大大增强了合金的弹性和耐磨性,同时添加稀土元素镧、铈和铼,协同作用有助于细化晶粒,提高合金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同时还可以对铜、镍和锡具有合金化作用,降低合金活度,增加合金相互溶解度,明显提高合金的抗氧化能力,对合金表面具备改性作用,提高表面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添加铼元素,有助于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以提高稀土纳米磷铜合金的刚性强度及无甚损其延展性,成分稳定均匀,组织致密,表面纯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稀土改性的高性能磷铜合金。
背景技术
锡磷青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磷铜合金,是通过Sn-P元素作用和冷加工硬化可获得较好的机械性能,易于加工冲制成各种复杂形状的弹性元件,它不仅具有优良的弹性性能,且具有耐腐蚀、耐磨、无磁性的特点,是目前铜基弹性合金材料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弹性材料;但由于在连铸过程中,铸坯冷却速度快,而且在凝固过程中容易产生偏析,生成气孔等缺陷,因此,我国的锡磷青铜产品质量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地差距,耐磨性以及表面质量较差,亟需对组分以及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稀土改性的高性能磷铜合金,所述磷铜合金的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锡5-8%、铅1-2%、磷0.3-0.7%、镍0.2-0.4%、锌0.2-0.6%、镧0.01-0.03%、铈0.02-0.05%、铼0.02-0.05%、其他杂质≦0.5%,余量为铜。
优选地,所述磷铜合金的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锡6-8%、铅1-1.5%、磷0.3-0.6%、镍0.25-0.35%、锌0.2-0.4%、镧0.01-0.02%、铈0.02-0.04%、铼0.02-0.04%、其他杂质≦0.5%,余量为铜。
优选地,所述磷铜合金的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锡7%、铅1.5%、磷0.5%、镍0.35%、锌0.4%、镧0.02%、铈0.02%、铼0.04%、其他杂质≦0.5%,余量为铜。
上述基于稀土改性的高性能磷铜合金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中频感应熔炼炉预热,按配比称取锡、铅、磷、镍和锌后投料,加热至1300-1400℃,熔化后降温,再加入按重量称取的镧、铈和铼,加热至1250-1300℃,完全熔化后保温至1220℃;
(b)采用水平连续振动铸造法将铸造成实心合金锭,浇注温度为1150-1200℃;
(c)将步骤(b)得到的合金锭进行高温均匀化退火;
(d)将退火后的合金锭进行冷粗轧,加工率为70-80%;
(e)将冷粗轧后的板材进行中间退火得到磷铜合金板带,退火温度为450-500℃,退火时间为2-3h;
(f)将磷铜合金板带经冷轧机进一步轧制;
(g)将冷轧后的板带进行低温退火,退火温度为150-250℃,退火时间为2.5-3.5h。
优选地,步骤(c)中,高温均匀化退火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炉气温度设为310-420℃,料卷温度为300-380℃,保温8-10h,进行除油工序;第二阶段炉气温度升至580-600℃,料卷温度为480-520℃,保温时间为5-7h。
优选地,步骤(d)中,冷粗轧道次压下量为14mm-13mm-11mm-8.6mm-6mm。
优选地,步骤(f)中,冷轧道次压下量为6mm-4mm-2mm-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天一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天一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7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