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NB-IoT的敏感物品物流配送监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6312.7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4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方日波;吴盛宇;吴自浅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00;G01D11/16;G01S19/14;B60P3/2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进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nb iot 敏感 物品 物流配送 监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NB‑IoT的敏感物品物流配送监测设备,包括智能监测终端、传感探头盒、载货车与物品储运箱,所述智能监测终端内部设置有内置温湿一体探头。本发明通过传感探头盒设置在运载车厢内壁一侧与链条表面,连接头与连接座构成螺纹连接,可以更换携带不同种类传感器的传感探头盒,兼容性强,适合药品疫苗、生鲜食品等冷链物流,及危化品、动物保育等对储运环境和运输平稳性敏感物流配送的实时监测,本发明通过驱动齿轮与啮合齿轮构成转动连接,传动轮与链条构成啮合连接,可以使传感探头盒在运载车厢内部做X/Y/Z轴上的移动,进一步扩大监测空间,满足对不同位置的监测,提高监测的效率与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配送监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北斗+NB-IoT的敏感物品物流配送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北斗+NB-IoT模块同时支持北斗定位和相关通信标准的窄带蜂窝物联网通信模块,并可以支持全球主流运营商频段,应用于智能读表、智慧路灯、智能停车等多种物联网应用场景中,在物流配送方面,尤其时敏感物品的配送上,起到很大作用,如在疫苗的配送过程中,可以实时上传监控数据,使有关部门可以全程监控配送流程。
现有的监测设备功能较少,仅可以满足如冷链运输的监测需求,且监测位置单一,不能满足多点监测的需要,导致监测数据有一定的偏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北斗+NB-IoT的敏感物品物流配送监测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NB-IoT的敏感物品物流配送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北斗+NB-IoT的敏感物品物流配送监测设备,包括智能监测终端、传感探头盒、载货车与物品储运箱,所述智能监测终端内部设置有内置温湿一体探头,且智能监测终端底端开设有外置传感探头接口,所述载货车包括驾驶室、运载车厢与物品储运箱,且运载车厢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直线轨道,并且直线轨道上端设置有移动车,所述移动车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链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探头盒内部分布设置有超低温探头、温湿度探头、耳夹式采集器与压力传感器探头,所述智能监测终端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内部,所述传感探头盒设置在运载车厢内壁一侧与链条表面,能够适应不同的监测要求,如冷链运输时的温度湿度监测、配送位置的实时监测、危化品防泄露监测、车身姿态监测、动物心态情况监测等,且配送人员可以在驾驶室通过智能监测终端实时监测运载车厢内部的情况。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运载车厢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延长接入口,且运载车厢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延长接出口,并且延长接入口与延长接出口之间通过导线构成电性连接,能够通过延长接入口与延长接出口连接智能监测终端与传感探头盒,可以适配运动情况下的传感探头盒,满足监测不同位置的需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置传感探头接口底端固定连接有传输线缆,且传输线缆包括束线器与分支线缆,并且分支线缆与延长接入口构成固定连接,所述延长接出口与传感探头盒之间固定连接有延长线缆,能够在传感探头盒需要运动的情况下,增加传感探头盒的运动范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延长线缆呈螺旋状,所述延长接出口设置在运载车厢顶端中部,能够尽可能使传感探头盒运动不受线长干扰,且螺旋状的延长线缆在需要时伸长,不需要时自动缩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置传感探头接口与传输线缆构成卡合连接,所述分支线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传感探头盒顶端设置有连接头,且连接头与连接座构成螺纹连接,能够随时将传感探头盒拆卸下来,可以更换携带不同种类传感器的传感探头盒,兼容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未经惠州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6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