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充放电储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5030.5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波;朱征勇;黄绍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跃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高彬 |
地址: | 40002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放电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充放电储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当前时段为低谷电价时段、平段电价时段或峰值电价时段;在当前时段为低谷电价时段时,采用电网对负载进行供电,且在储能电池满足充电要求时,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在当前时段为平段电价时段时,采用电网对负载进行供电,负载用电量小且储能电池满足充电要求时,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负载用电量大,则通过能量管理系统进行电量均衡;在当前时段为峰值电价时段时,储能电池符合放电要求时,采用储能电池对负载进行供电,在储能电池不能消纳时,接入电网。本发明能够对储能电池的充放电与否进行精确判断,合理控制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时段,延长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充放电储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能源的日益突出,各种储能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目前的低压储能和高压储能等技术,主要通过电网系统及风光发电系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通过负载对锂电池进行放电,从而实现电能的存储和使用。而对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储能控制方法的设计直接关系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的高低。
但是,由于电池储能系统中具有数量众多的储能电池,而不同储能电池之间的耗电量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在进行充放电时,难以均衡所有的储能电池,容易出现电池过充、过放或充放电不充分的情形。而电池长期处于过充、过放或充放电不充分的状态,会造成储能电池损坏或寿命减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率充放电储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一种高效率充放电储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当前时段为低谷电价时段、平段电价时段或峰值电价时段;在当前时段为低谷电价时段时,采用电网对负载进行供电,并在储能电池的电压小于充电电压时,通过电网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在当前时段为平段电价时段时,采用电网对负载进行供电,若负载用电量小,所述储能电池的电压小于充电电压,且电池管理单元的充电支持数大于预设充电支持数时,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电;若负载用电量大,则采用能量管理系统进行电量均衡;在当前时段为峰值电价时段时,在所述储能电池的电压大于放电电压,且电池管理单元的放电支持数大于预设放电支持数时,采用所述储能电池对负载进行供电;在所述储能电池不能消纳时,通过储能双向变流器,将负载连接到电网,通过电网对负载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在所述确定当前时段为低谷电价时段、平段电价时段或峰值电价时段之后,还包括:在当前时段为低谷电价时段、平段电价时段或峰值电价时段中任一时段时,确定光伏发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若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则启动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供电;在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存在剩余电力时,通过剩余电力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在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功率不足时,采用储能电池进行辅助供电;若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电池同时工作功率仍然不足时,接入电网。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电池的电压小于充电电压,且电池管理单元的充电支持数大于预设充电支持数时,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具体包括:检测到储能电池的电压小于充电电压;提取预设充电支持数,判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充电支持数与所述预设充电支持数之间的关系;若所述充电支持数大于所述预设充电支持数,则控制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电;若所述充电支持数小于所述预设充电支持数,则控制所述储能电池不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在储能电池的电压大于放电电压,电池管理单元的放电支持数大于预设放电支持数时,采用所述储能电池对负载进行供电,具体包括:检测到储能电池的电压大于放电电压;提取预设放电支持数,判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放电支持数与所述预设放电支持数之间的关系;若所述放电支持数大于所述预设放电支持数,则控制所述储能电池放电,对负载进行供电;若所述放电支持数小于所述预设放电支持数,则将负载接入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跃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跃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5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碳酸亚丙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弯剪压复合受力试验加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