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筒状炭/炭复合材料快速致密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3736.8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7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闯;范永中;刘冬玲;陈晓磊;陈贺;程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德新材料科技(葫芦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52;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皓清 |
地址: | 125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筒状炭 复合材料 快速 致密 方法 | ||
1.一种薄壁筒状炭/炭复合材料快速致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预制体定型安装:在平台摆放底座和筒体,出气型芯插入底座定位孔中,将预制体套在出气型芯外侧,出气型芯上端依次安装T型端盖,和顶盖,T型端盖上端插装在顶盖中;
步骤二、预制体渗碳定型处理:在1030℃~1040℃条件下,通入天然气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天然气和丙烯的体积比例为1~2:1,预制体与筒体间压力在2~3KPa,送气管道将沉积混合气体通过底座上均布的进气孔送入出气型芯中,沉积混合气体透过出气型芯均布的通气孔,对预制体进行均匀渗透,达到预制体内界限压力后混合气体通过筒体上端与顶盖之间的开口槽向外排出,渗碳定型处理时间为30~50h,预制体密度沉积至1.0g/cm3;
步骤三、预制体重装:依次将顶盖、T型端盖和筒体拆除,取出预制体和出气型芯,将预制体和出气型芯分离;将定位套安装在底座定位孔中,预制体下端套装在定位套外侧,预制体上端安装T型端盖和顶盖;
步骤四、预制体致密化处理:在1020℃~1030℃条件下,通入天然气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其体积比例为2~4:1,预制体与筒体间压力在4~5KPa,送气管道将沉积混合气体通过底座和定位套送入预制体内部,待预制体内部达到界限压力后,混合气体从T型端盖的L型透气槽中排出,进入外部沉积区,外部沉积区气体达到沉积压力后,混合气体通过筒体上端的开口槽向外排出,致密化处理时间为70~100h,预制体密度达到1.75~1.80g/cm3;
出气型芯的内侧壁均匀分布有多排圆孔,出气型芯的外侧壁环向均布有多个竖向沟槽,内侧位于同一竖排的圆孔与外侧同一个竖向沟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状炭/炭复合材料快速致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定型阶段,出气型芯与底座、T型端盖之间分别采用过渡配合方式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状炭/炭复合材料快速致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致密阶段,定位套与底座、预制体间分别采用间隙配合方式安装,预制体与T型端盖间采用间隙配合方式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状炭/炭复合材料快速致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室内装有多个预制体,沉积室中心分布一个预制体,中心周边环向平均分布其他预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德新材料科技(葫芦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德新材料科技(葫芦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7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