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舱及其负离子控制方法和相应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3554.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8/30;F24F11/54;F24F11/58;F24F11/61;F24F11/64;F24F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陈建春;王桂玲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及其 负离子 控制 方法 相应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舱及其负离子控制方法和相应存储介质,其中多功能舱包括负离子发生器(11)、风道(10)、风扇(13)和控制单元,风道(10)包括风道进风口(12)和风道出风口(16),风道进风口(12)与风扇(13)的风扇出风口(15)连通,风道出风口(16)与多功能舱的舱内连通,负离子发生器(11)的负离子发射针头(11‑1)设置于风扇出风口(15)的前方,控制单元配置成根据负离子发生器(11)的打开或关闭时长控制负离子发生器(11)的运行,控制单元还配置成在负离子发生器(11)打开时控制风扇(13)同步运行。本发明能自动控制负离子发生器的运行并使舱内空间的负离子浓度较为均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舱。本申请还涉及多功能舱的负离子控制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功能舱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小型私密性较高的公共空间,主要应用在私密性较高的商务会谈、工作交流、朋友唱歌、看电影等场景,但是由于私密性高,内部空间密闭,空气质量较差,负离子浓度极低,导致人长时间使用多功能舱后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
负离子作为空气中的微生素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现有的多功能舱增加负离子浓度的手段主要是在多功能舱内放置小型负离子发生器,这种小型负离子发生器靠负离子自由扩散来提高舱内负离子浓度。然而,现有的负离子发生器射出的电子束散射角度大且负离子发生器周围的物品均能吸附负电荷,导致仅在距离很近的空间才会产生负离子,局限性较大。研究资料和测试数据表明,距离负离子发生器1米以外基本无负离子增加,从而导致多功能舱舱内的负离子浓度极不均匀。此外,由于负离子发生器需要人工打开,经常由于用户不注意或忘记打开,而导致用户在使用多功能舱过程中感觉不适,使多功能舱的用户体验变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舱,其能自动控制多功能舱内负离子发生器的运行并能够释放大容量的负离子及使得舱内的负离子浓度较为均匀。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舱,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多功能舱还包括风道、风扇和控制单元,所述风道包括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与所述风扇的风扇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出风口与所述多功能舱的舱内连通,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发射针头设置于所述风扇出风口的前方,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根据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打开或关闭时长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运行,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成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打开时控制所述风扇同步运行。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多功能舱的负离子控制方法,所述多功能舱包括负离子发生器、风道和风扇,所述风道包括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设置成与所述风扇的风扇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出风口设置成与所述多功能舱的舱内连通,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发射针头设置于所述风扇出风口的前方,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打开或关闭时长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运行;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打开时控制所述风扇同步运行。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按照本发明,通过提供风道和风扇并使得风道出风口与风扇进风口连通及风扇出风口对着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发射针头,及在负离子发生器打开时控制风扇同步运行,实现风扇强制通风,将负离子吹入多功能舱,使负离子被扩散得更远,不会被发射针头附近的物质吸附,从而更快、更均匀地分布在舱内空间中,提高了舱内的负离子浓度的均匀性;此外,由于根据负离子发生器的打开或关闭时长控制负离子发生器的运行,可确保负离子发生器在需要时自动运行,无需用户干预,避免了因疏忽大意未打开负离子发生器从而引起不适的问题。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功能舱的剖开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