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03086.7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廖林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邦苏贸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23/10 | 分类号: | E01C2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修复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开口向下的一号空腔,所述一号空腔的上侧面上安装有两个液压杆,所述外壳内设有能够控制所述液压杆伸缩的液压系统,两个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共同连接有一个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下侧面上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外壳内设有二号空腔,本发明能够将受损的地砖夹持并使之脱离地面,使其便于被修复;本发明能够自动判断地砖破裂的位置,并根据该位置调整伸长杆的角度,以减少修复用耗材的使用量;在受损的地砖脱离地面后本发明能够将地面犁平,防止之后踩踏地砖时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有效的增加了地砖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草地上铺设道路一般使用地砖,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地砖一般较薄且脆,这使得地砖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碎裂,目前对该情况的处理办法一般为换新,但是如果地砖碎裂的原因为地砖下的泥土出现空腔,导致地砖被踩踏时受力不均,此种情况下更换新地砖的处理办法显然为治标不治本,并且若仓库没有与原地砖花纹适配的地砖,更换的地砖会导致整条道路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并会降低美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修复设备及其修复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修复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开口向下的一号空腔,所述一号空腔的上侧面上安装有两个液压杆,所述外壳内设有能够控制所述液压杆伸缩的液压系统,两个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共同连接有一个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下侧面上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外壳内设有二号空腔,所述二号空腔内设有粘连胶,所述固定板内设有能够将所述粘连胶作用于地砖裂缝处的粘连装置,所述承载板的下侧面左右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并且所述承载板的下侧面固设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左侧面安装有与所述滑动板螺纹连接的一号螺纹轴,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动板的下侧面内各设有一个打孔槽,每个所述打孔槽内都设有一个能够对地面打孔的打孔装置,所述滑动板和所述固定板相向侧面内各设有一个弹出槽,所述弹出槽位于所述打孔槽的上侧,并且所述弹出槽内设有弹出装置,所述弹出装置能够抬起位于地面的地砖,所述一号空腔左侧面内设有一号连接槽,所述一号空腔后侧面内设有与所述一号连接槽连接的二号连接槽,所述一号连接槽左侧面内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右侧面安装有延伸至所述二号连接槽内并转动连接于所述二号连接槽右侧面内的二号螺纹轴,所述二号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一号滑块,所述一号滑块内设有能够使路面平整的犁地装置。
可选的,所述粘连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左侧面内的一号滑槽,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上固设有三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左侧面安装有延伸至所述一号滑槽内的三号螺纹轴,所述一号滑槽内左右滑动连接有与所述三号螺纹轴螺纹连接的二号滑块,所述二号滑块内设有二号滑槽,所述二号滑槽位于所述三号螺纹轴的前侧,并且所述二号滑槽左侧面内设有向左贯通的一号通孔,所述二号滑槽内前后滑动连接有三号滑块,所述三号滑块的左侧面固设有延伸至所述一号通孔左侧的延长块,所述延长块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圆槽,所述圆槽内转动连接有球体,并且所述球体不会脱离所述圆槽,所述球体内固设有柱体,所述柱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一号流道,所述一号流道的环面内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侧面通过一号弹簧连接有伸长杆,所述伸长杆内设有贯通的二号流道,所述二号空腔内设有给液装置,所述给液装置能够使所述粘连胶流动至所述二号流道内。
可选的,所述给液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二号空腔内向下贯通的三号流道,所述三号流道内设有球阀,所述承载板内设有开口向下的三号滑槽,并且所述三号滑槽内前后滑动连接有四号滑块,所述三号滑槽后侧面内设有四号电机,所述四号电机前侧面安装有与所述四号滑块螺纹连接的四号螺纹轴,所述四号滑块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四号流道,所述四号流道通过一号软管连接于所述柱体的上侧面,使得所述一号流道与所述四号流道连通,所述四号滑块的下侧面固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前侧面安装有转动连接并滑动连接于所述柱体后侧面内的限位杆,所述三号滑槽上侧面内设有向上贯通的五号流道,所述五号流道通过二号软管与所述三号流道连接,并且所述五号流道通过三号软管与所述四号流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邦苏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邦苏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