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可靠的铁水预处理自动扒渣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2121.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许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坤洋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64;C21C7/076;B22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可靠 铁水 预处理 自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铁水预处理自动扒渣方法和系统,包括倾斜机构,收集车,震荡机构,弧形往复式刮除机构,推动机构和扒渣装置;该扒渣方式可有效提高扒渣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简化扒渣方式,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铁水包内的残渣得到有效去除,有效提高扒渣效果和钢液的纯度,同时避免人工扒渣时,铁水包对工人造成烫伤,提高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铁水预处理自动扒渣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钢铁在加热熔炼的过程中,为去除其内的硫、硝等杂质,需在钢液中添加脱硫脱硝剂,从而使硫、硝等杂质固化并形成残渣,由于残渣密度相比钢液较小,残渣通常漂浮在钢液表面,为避免残渣对钢液纯度造成影响,需对残渣进行扒除清理处理,现有扒渣方式通常是由工人手动进行,然而此种扒渣方式较为繁琐,消耗人力和时间较多,钢液中残留残渣较多,容易影响钢液质量,同时由于钢液温度较高,容易对工人造成烫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铁水预处理自动扒渣方法和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可靠的铁水预处理自动扒渣系统,包括:
倾斜机构,用于将熔炼钢铁的铁水包倾斜;
收集车,用于对钢液表面扒除的残渣进行收集;
震荡机构,用于对铁水包中的钢液液面进行起伏震荡处理,使钢液表面的残渣震荡并向铁水包内壁附近聚集;
弧形往复式刮除机构,用于对聚集在铁水包内壁附近的残渣进行刮除推动处理,从而使残渣聚集在铁水包扒渣口附近;
推动机构,用于推动震荡机构和弧形往复式刮除机构伸入至铁水包内的钢液表面;
扒渣装置,用于将铁水包扒渣口附近的残渣扒出至收集车内。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称设置有两根导轨,每根导轨上均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倾斜台,所述倾斜台顶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倾斜台沿导轨方向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块上;
所述倾斜台上表面靠近转动柱的位置设置有弧形挡板;
所述倾斜台上与所述导轨平行的每处外侧壁上均转动设置有两根推拉杆,并且两根推拉杆的位置交错;
所述底板上转动设置有两根单向丝杠,所述单向丝杠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单向丝杠上螺装套设有两个第一螺套,位于所述单向丝杠上侧的第一螺套与靠近所述单向丝杠的一根推拉杆的外端部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单向丝杠下侧的第一螺套与远离所述单向丝杠的另一根推拉杆的外端部转动连接;
所述倾斜机构上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对两根单向丝杠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位于底板和倾斜台之间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并通过第一安装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和两根单向丝杠上均设置有皮带轮,三个皮带轮外壁敷设有皮带,并且三个皮带轮通过皮带同步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震荡机构包括安装在推动机构输出端上的固定方形框,所述固定方形框倾斜,所述固定方形框朝向倾斜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螺套,所述固定方形框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外壁上设置有两个滑套,两个滑套在第二电机上的位置对称,并且所述滑套滑动套装在所述固定方形框的外壁上;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穿过第二螺套并与第二螺套螺装连接,所述往复丝杠的外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设置有震荡盘;
所述震荡盘倾斜,并且所述震荡盘的上下表面均设置为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往复式刮除机构包括动力套,所述动力套位于所述固定方形框的外侧,所述动力套的一端转动套装在所述第二螺套上,所述动力套的另一端滑动套装在所述连接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坤洋冶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坤洋冶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2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