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涉氨制冷企业重大风险辨识与实时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01121.1 申请日: 2021-05-31
公开(公告)号: CN114021864A 公开(公告)日: 2022-02-08
发明(设计)人: 罗聪;张浩;黄莹;赵云胜;王先华;王彪;张贝;宋思雨;梁天瑞;李长帆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武汉安环院绿世纪安全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Q10/06 分类号: G06Q10/06;G06Q50/04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4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冷 企业 重大 风险 辨识 实时 动态 评估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涉氨制冷企业重大风险辨识与实时动态风险评估方法。步骤在于S1数据收集;S2数据分析;S3风险辨识,根据涉氨制冷企业工艺系统划分风险单元,以诱发单元的重特大事故作为风险点;从高风险物品、高风险设备、高风险工艺、高风险场所、高风险作业辨识风险点的固有风险因子;将各个风险点的固有因子辨识结果编制成单元固有风险清单;S4风险评估分级;S5风险聚合。本发明为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重特大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涉氨制冷企业重大风险辨识与实时动态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涉氨制冷企业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重大风险的管控是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关键,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实时评估、分级管控,将会对事故预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风险辨识评估技术是伴随着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发展而来的。风险辨识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等;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预先危险性分析、事故树分析、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风险矩阵法、事故后果模拟评价法、美国道化学公司(DOW)法、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法、日本劳动省“化学工厂六步骤安全评价法”、俄罗斯化工过程危险性评价法等,以及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RBI)。

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科技攻关专题《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在大量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中毒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将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分为固有危险性评价和现实危险性评价,固有危险性评价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入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条件,评价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现实危险性评价考虑了工艺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抵消因子,反映了人对控制事故发生和事故后果扩大的主观能动作用。该项目在事故严重度评价中建立了伤害模型库,采用了定量的计算方法,使我国工业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从定性评价进入定量评价阶段。

企业日常采用较多的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LEC法、风险矩阵法、MES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上述评估方法操作简单,多以定性或半定量为主,在国内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被广泛运用。当涉及到火灾爆炸以及中毒等特定事故风险评价的时候,美国道(DOW)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德工厂的蒙德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则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专门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价还有日本的六阶段危险评价法、我国的危险程度分级方法。

学术界对风险的评估则是以定量评价为主,可分为概率评价、伤害范围评价以及系统综合评价。随着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马尔科夫、贝叶斯理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复杂系统理论的引入,风险评估模型也逐渐多元化。

(1)现有的风险辨识缺乏对重大风险的辨识方法,且风险辨识对象不够全面,缺乏对系统外部风险因子的辨识;

(2)现有风险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固定,考虑了安全风险定义中的可能性和后果指标,忽略了风险动态变化的客观属性;

(3)现有风险评估是将评价对象某一时刻的风险度量值作为其稳定的风险水平,评估结果不够精准;

(4)现有的风险评价模型是通用性、宏观性的评估模型,且立论根据、建模原则、指标量化方法,未见严密的科学论证。

涉氨制冷企业的关键问题是安全问题,从我国最初建造的一批氨制冷系统冷库至今,氨系统冷库已运行六十多年。大部分冷库设备陈旧、管路老化、阀门垫圈老化,存在诸多事故隐患。同时,作为涉氨制冷企业冷库的中枢,氨制冷系统涉及到众多的制冷设备、安全附件以及防护装置,且经常构成重大危险源,一旦失效或发生故障,极易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武汉安环院绿世纪安全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武汉安环院绿世纪安全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1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