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8444.X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9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振明;居振宇;孟子艺;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23/24;G02B2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赵元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成像系统包括:激光器,图像采集装置,第一多模光纤,第二多模光纤,光纤耦合器和第三多模光纤;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口位于光纤耦合器的一侧,光纤耦合器的第二端口位于光纤耦合器的另一侧;第一多模光纤与光纤耦合器的一个第一端口连接,第二多模光纤与光纤耦合器的另一个第一端口连接;第三多模光纤与光纤耦合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激光器生成的第一光束经第一多模光纤到达光纤耦合器,并经第三多模光纤照射至待成像物体。第一光束经待成像物体反射得到第二光束,第二光束经第三多模光纤到达光纤耦合器,并经第二多模光纤到达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生成待成像物体的初始图像,提高光纤成像系统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成像技术具有损耗低、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光纤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激光技术等领域。早期的光纤成像系统采用多根单模光纤组成的光纤束收集图像,每一根单模光纤用于收集一个像素点的图像。包含较多的单模光纤,导致光纤束的直径较大,因此,为了提高光纤成像系统的微型化程度,可以将光纤成像系统中的光纤束替换为单根多模光纤。
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光纤成像系统包括:激光器101,图像采集装置102,第一多模光纤103和第二多模光纤104。在通过光纤成像系统获取待成像物体105的图像时,激光器101产生的第一光束经过第一多模光纤103照射至待成像物体105。第一光束经过待成像物体反射得到第二光束,第二光束经过第二多模光纤104照射至图像采集装置102,图像采集装置102检测到第二光束时,生成待成像物体的图像。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光纤成像系统仍包含多根多模光纤,若待成像物体所处环境的空间较窄,例如,待成像物体所处环境为血管,支气管等,可能会导致该光纤成像系统中的多根多模光纤无法进入待成像物体所处环境,也就无法获取到待成像物体的图像,导致光纤成像系统的适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成像系统,以提高光纤成像系统的适用范围。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成像系统,所述光纤成像系统包括:激光器,图像采集装置,第一多模光纤,第二多模光纤,光纤耦合器和第三多模光纤;所述光纤耦合器包括两个第一端口和一个第二端口,两个第一端口位于所述光纤耦合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多模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光纤耦合器的一个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多模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另一个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三多模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光纤耦合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多模光纤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激光器发出光束方向的正前方,且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端口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一多模光纤的另一端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
所述激光器,用于生成第一光束,以使所述第一光束经过所述第一多模光纤到达所述光纤耦合器,并经过所述第三多模光纤照射至待成像物体;所述第一光束经所述待成像物体反射得到第二光束,所述第二光束经过所述第三多模光纤到达所述光纤耦合器,并经过所述第二多模光纤到达所述图像采集装置;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光束,生成所述待成像物体的初始图像。
可选的,所述光纤成像系统还包括:扩束器和衰减器;所述扩束器位于所述激光器与所述第一多模光纤之间;所述衰减器位于所述扩束器与所述第一多模光纤之间;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端口的中心点、所述扩束器的中心点、所述衰减器的中心点,以及所述第一多模光纤的另一端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激光器,用于生成第一光束,以使所述第一光束照射至所述扩束器;
所述扩束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束的直径调整为所述第一多模光纤的直径,得到第三光束,将所述第三光束照射至所述衰减器;
所述衰减器,用于将所述第三光束的强度减小至预设强度,得到第四光束,以使所述第四光束经过所述第一多模光纤到达所述光纤耦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84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