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8257.1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2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丁鹏;敬新柯;袁刚;余启生;何浏炜;曾赛;祝润生;林涛;叶南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发科技企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27/18;C08K3/22;C08K5/00;C08K3/01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黄烁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聚碳酸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聚碳酸酯树脂 70-90份;
阻燃剂 3-13份;
阻燃协效剂 0.5-15份;
抗滴落剂 0.2-1.5份;
所述的阻燃协效剂为铁红与铁黄复配,铁红与铁黄复配重量比为8:1-1: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聚碳酸酯树脂 70-90份;
阻燃剂 6-10份;
阻燃协效剂 3-8.5份;
抗滴落剂 0.3-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铁红与铁黄的复配重量比为3:1-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铁红与铁黄的复配重量比为1.5:1-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红的平均粒径在0.29-0.64微米之间,铁黄的平均粒径在0.1-0.7微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剂选自氢氧化物、三氧化二锑、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硅类阻燃剂、聚磷氮盐类阻燃剂、磷酸酯类阻燃剂、磺酸盐类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剂选自硅类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类阻燃剂选自硅树脂阻燃剂、聚硅硼氧烷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聚磷氮盐类阻燃剂选自三聚氰胺磷酸盐、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2,4,8,10-四氧-3,9-二磷螺环[5,5]十一烷-3,9-二氧-3,9-二三聚氰胺盐中的至少一种;磷酸酯类阻燃剂选自1,3-亚苯基磷酸四(2,6-二甲苯基)酯、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四苯基间苯二酚二磷酸酯、磷酸三苯酯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磺酸盐类阻燃剂选自苯磺酰基苯磺酸钾、全氟丁基磺酸钾、2,4,5-三氯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滴落剂选自含氟聚合物类抗滴落剂;所述的含氟聚合物类抗滴落剂选自聚四氟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10-25g/10min,测试条件为10kg、220℃。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氧剂、润滑剂、增韧剂、着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将聚碳酸酯树脂、阻燃剂、阻燃协效剂、抗滴落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混炼、熔融、均化后挤出造粒,得到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6:1-50:1,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置按T1区150-170℃,T2-T5区230-260℃,T6-T12区225-255℃,机头温度 240℃ -260℃,螺杆转速 350-55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发科技企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发科技企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82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