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程效率高的电感元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7531.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钧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欣佑立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杨芬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效率 电感 元件 制作 工艺 | ||
1.一种制程效率高的电感元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模具内一次粉末成型出粉块底座;所述粉块底座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
S2)将绕制好的空芯线圈放入至所述凹槽中并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线圈包括线圈本体、延伸出来的引线部,所述引线部自所述线圈本体的上部水平朝向同一方向延伸而出;
S3)在所述模具内粉末成型出中部粉块体,所述中部粉块体与所述粉块底座形成一个整体的粉末填充体,所述粉末填充体将所述线圈本体包裹在内,所述引线部从所述粉末填充体的一个侧面水平伸出;所述粉末填充体的上部转角处形成有与所述引线部对应的转角缺口;
S4)在所述模具内冷压将所述引线部由水平状折弯成竖直状态;
S5)在所述模具内将所述引线部由竖直状态再反向折弯成水平状态且贴附在所述粉末填充体的上表面上,同时将所述引线部的端部压扁成型出接触端子部,得到半成品;
S6)将步骤5)中的半成品从所述模具中取出,放入热压模具中,经过热压粉末成型,成型出与所述粉末填充体为一体结构的上部粉块体,得到电感元件;所述上部粉块体填补所述转角缺口与所述粉末填充体构成一个块状结构且将所述引线部的自由端埋设遮挡住,同时在所述上部粉块体的上表面裸露出所述接触端子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程效率高的电感元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至所述板体下表面之间的粉体厚度与设计要求对应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程效率高的电感元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内设置有一支撑所述引线部的支撑平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程效率高的电感元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块底座、所述中部粉块体以及所述上部粉块体为由一种或多种软磁粉末通过混合非磁性材料压制形成的具有固定形状的粉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程效率高的电感元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粉末选自Fe-si、Fe-AL、FesiGr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磁性材料为树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程效率高的电感元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形、椭圆、矩形或多边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程效率高的电感元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圆形、椭圆、矩形或多边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程效率高的电感元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线圈外轮廓仿形;所述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线圈本体内的通孔仿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欣佑立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欣佑立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5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