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微纳米共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7420.2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盛涛;牛欢;李明儒;毛航银;刘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20 | 分类号: | C08J3/20;C08L63/00;C08K9/06;C08K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微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环氧微纳米共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米氧化铝粒子及纳米氧化铝粒子烘干备用;将环氧树脂和酸酐固化剂分别预热备用;
2)将预热后的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及促进剂混合搅拌,再进行脱泡;
3)将烘干后的微米氧化铝粒子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搅拌后进行脱泡;
4)将烘干后的纳米氧化铝粒子加入步骤3)所得混合物中,搅拌后进行脱泡;
5)将步骤4)所得混合物在多级加热程序下加热保温,然后自然降温到室温,即得到环氧微纳米共掺复合材料;
所述多级加热程序具体为:首先升温至70℃-90℃并保温4个小时,然后升温至110℃-130℃并保温8个小时;
其中,所述微米氧化铝粒子、纳米氧化铝粒子、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和促进剂的总质量百分数为100%,其中,微米氧化铝粒子质量分数为60%-75%,纳米氧化铝粒子质量分数为0.5%-2%,且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和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00:8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微纳米共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微米氧化铝粒子和纳米氧化铝粒子的烘干温度为70℃-90℃,时间为11 h-13 h。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微纳米共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环氧树脂和酸酐固化剂的预热温度为70℃-90℃,时间为11 h-13 h。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微纳米共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4-6 min,脱泡时间为4-6 min。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微纳米共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4)中搅拌时间为10-20 min,脱泡时间为10-20 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微纳米共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采用双酚A型液态环氧树脂,所述促进剂采用液态甲基四氢苯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微纳米共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米氧化铝粒子的粒径为10-30 um,纳米氧化铝粒子的粒径为40-60 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微纳米共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氧化铝粒子在烘干处理前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4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候选视差的行车环境实时立体匹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