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租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7274.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4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陶静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紫龙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10/02;G06Q10/06;G07F17/00;G06Q10/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黄亮亮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租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租赁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共享租赁管理系统以及立体停车系统,移动终端与共享租赁管理系统连接,共享租赁管理系统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登录指令,并在移动终端登录成功时,接收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立体停车系统包括设置在同一地区内的多个智能租赁点,每个智能租赁点设置有车辆出入库定位机械装置与配电充电系统,车辆出入库定位机械装置用于实现车辆入库入位和出库,配电充电系统用于实现车辆的智能化充电。此系统通过在一个地区内设置多个无人化的智能租赁站点,使得用户租车与归还时更加方便,从而提升了用户的电动汽车租赁体验,降低了租赁系统的运营成本,并扩大了新能源汽车租赁的影响力和市场普及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租赁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我国交通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能源紧缺问题凸显,传统能源汽车在我国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当前电动汽车成本依然较高,个人消费者购置使用的综合成本优势不明显,因此如何有效推进电动汽车推广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现有的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租赁一般为个人或企业经营,在固定的位置设置门店,门店中存放许多共享电动汽车。顾客在手机app上进行预约后,然后到达门店位置缴纳押金后即可使用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租车店员通过计算用户租赁汽车的起始时间与归还时间之间的时间段进行收费,用户在使用后仍需将共享电动汽车开回原来的门店中进行归还,繁琐的电动汽车租赁过程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导致越来越少的人去选择租赁电动汽车出行,对新能源汽车租赁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并且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系统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租赁系统,其通过在一个地区内设置多个无人化的智能租赁站点,使得用户租车与归还时更加方便,从而提升了用户的电动汽车租赁体验,降低了租赁系统的运营成本,并扩大了新能源汽车租赁的影响力和市场普及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汽车租赁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共享租赁管理系统以及立体停车系统,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共享租赁管理系统连接,所述共享租赁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登录指令,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登录成功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完成对车辆的预订、对车辆的信息查询以及附近停车场的位置预报,通过人脸识别功能来解锁和使用车辆以及对用户账户个人资料资金变动等的查询;
所述立体停车系统包括设置在同一地区内的多个智能租赁点,每个所述智能租赁点设置有车辆出入库定位机械装置与配电充电系统,所述车辆出入库定位机械装置用于实现车辆入库入位和出库,所述配电充电系统用于实现车辆的智能化充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使用共享新能源汽车前,通过线上注册借取的方式即可完成车辆的租赁,并且通过移动终端找到就近的智能租赁点,通过人脸识别功能来解锁和使用车辆以及对用户账户个人资料资金变动等的查询。在完成出行目的后,选择最靠近目的地的智能租赁点归还车辆,同时通过共享租赁管理系统自动计算出用户的租车价格,告知用户并直接在共享租赁管理系统中的平台上扣除。此系统通过在一个地区内设置多个无人化的智能租赁站点,使得用户租车与归还时更加方便,从而提升了用户的电动汽车租赁体验,降低了租赁系统的运营成本,并扩大了新能源汽车租赁的影响力和市场普及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共享租赁管理系统包括公司车辆租赁模块、私车加盟共享模块、拼车模块、充电管理模块、车辆管理模块以及计费收费模块;
所述公司车辆租赁模块用于对公司租赁的车辆进行管理,包括车辆预约车辆远程监控、车辆计费、车辆充电以及车辆返还;
所述私车加盟共享模块用于对私车加盟租赁共享系统进行管理,包括私车注册、私车预约、私车远程监控、私车计费、私车充电以及车辆返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紫龙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紫龙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2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