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6548.7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浩瀚;郭正雄;王传宝;单宝麟;李宽荣;张立;武乃超;高勇;张珊珊;张震;王璇;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0L53/16;B60L53/30;B60L53/51;H02J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值守 无人机 系统 | ||
一种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坞系统,包括内嵌式箱体、充电平台及停机单元,其中内嵌式箱体的上表面垂向开设有升降舱室,该升降舱室中部的侧壁上固接充电平台,且升降舱室的底部升降调节连接停机单元;停机单元的中部垂向穿透充电平台,停机单元的顶部与升降舱室开口处的侧壁滑动导向连接,该停机单元包括伺服电缸及折叠展开式结构的停机箱;伺服电缸的两端分别固定架设在升降舱室的底板以及充电平台的底面上,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向上穿透充电平台并固定支撑停机箱。该系统可将停机箱收纳入内嵌式箱体之中,并且以折叠展开式结构的停机箱为无人机提供起降维护及充电续航,有效避免了杂物缠绕而导致的停机箱无法正常开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坞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以其无视地形、灵活高效、可拓展性强等特点,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交通等行业的巡视巡检工作中,为进一步提升其可推广性,无人机自主控制及自主飞行技术在近年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机协同的自主巡检在电网巡检应用中正逐步推广开来。目前无人机精细化巡检工作主要利用多旋翼无人机沿电网杆塔逐一开展,但电网线路跨度大,输电线路长度均在几十至上百公里,特高压线路可至上千公里,为保证无人机续航需在中途配置充电续航及起降维护机坞。
当前的起降维护机坞多设置于高塔之上,其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封闭保护无人机,但是由于高空气流环境复杂,且机坞裸露在外,导致机坞的箱体外部经常被捕鸟网、塑料袋、风筝线等杂物缠住,进而导致机坞舱门无法正常开启,严重危害无人机起降安全。
基于以上问题,如何设计一种无人机的起降维护机坞,在无需人工值守并定期清除杂物的前提下,确保无人机正常起降,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公开专利检索,发现以下对比文件:
CN111733716B公开了一种驻塔式无人机起降系统,其包括开口向上并固设在杆塔上的停机箱,以及固设在无人机底部的正负极分体导电支架;停机箱的顶部对称并滑动连接有箱体滑盖,停机箱的内部转动嵌装有开口向上设置并由正负极分体导电支架提供旋转动力的充电转座,该停机箱的内壁上设有传动单元,且停机箱的底部设有向上穿透充电转座并为正负极分体导电支架提供充电电能的供电单元;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入端均与充电转座动力连接,且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均与箱体滑盖动力连接。该驻塔式无人机起降系统可在无人机起落时利用其自重及飞行姿态变化实现精准停靠功能,无需设置电机等带电设备,可有效提高起降系统的安全性能、起降精度及使用寿命。
经分析,上述公开专利为申请人的前期研发成果,但是上述专利只解决了停机箱舱门的无供电开闭问题,并未解决在无需人工值守条件下,停机箱避免杂物缠绕问题,并且上述公开与本申请的结构及功能均不相同,因此不影响本申请的新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坞系统,该系统可将停机箱收纳入内嵌式箱体之中,并且以折叠展开式结构的停机箱为无人机提供起降维护及充电续航,有效避免了杂物缠绕而导致的停机箱无法正常开启问题。
一种无人值守的无人机坞系统,包括内嵌式箱体、充电平台及停机单元,其中内嵌式箱体的上表面垂向开设有升降舱室,该升降舱室中部的侧壁上固接充电平台,且升降舱室的底部升降调节连接停机单元;停机单元的中部垂向穿透充电平台,停机单元的顶部与升降舱室开口处的侧壁滑动导向连接,该停机单元包括伺服电缸及折叠展开式结构的停机箱;伺服电缸的两端分别固定架设在升降舱室的底板以及充电平台的底面上,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向上穿透充电平台并固定支撑停机箱。
而且,升降舱室开口处的侧壁上转动嵌装有多个旋转支撑在停机箱外壁上的导向辊,升降舱室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排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