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网智能设备管理及大数据预警分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5363.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冯琪;姚国鹏;汪广慧;孙志勇;石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满洲里热电厂;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0214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设备管理 数据 预警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网智能设备管理及大数据预警分析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实时监控模块、诊断与预警模块和展示模块,所述实时监控模块包括横向数据监测和纵向数据监测,所述横向数据监测为不同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所述纵向数据监测为单一节点、设备的历史数据,所述诊断与预警模块对水泵、换热器、阀门、除污器、变频器的温差、压差、功耗、定位参数进行保存并诊断预警,利用大数据深度挖掘模块及数据劣化分析技术结合设备台账以及历史数据,建立基于多种典型性工况下的设备特征模型,作为设备健康诊断的基础,实现换热站板换、泵设备、阀门等设备的运行健康评估、健康预测、故障预警和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力管网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网智能设备管理及大数据预警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热网即热力管网,又称热力管道,从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出发,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多个供热管道形成管网。现有的热力管网远程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对热力站、管网参数的实时检测,采用轮询-应答的通信方式,将检测到的热力站,热力管网状态,通过各种通信方式传送给实时数据库服务器,监控热网的运行情况。
现在供热管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控,不仅要对现有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更需要对后期使用进行预测,因此,需要一种热网智能设备管理及大数据预警分析系统利用大数据深度挖掘模块及数据劣化分析技术,对供热管网及设备建立健康分析模型,实时评价与评估管网状况,为运行、优化、改造提供决策支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网智能设备管理及大数据预警分析系统,实现在供热管网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监控,实时对现有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而且能有助于实现对后期使用进行预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网智能设备管理及大数据预警分析方法,具体如下;
能耗分析:
在一个完整的供暖期内,测量并计算各热力站和补水站点的电耗、水耗及热耗指标,将计量结果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并将计量结果与历年数据、国家地方标准、行业规范对标,基于关键运行指标的热网数据评估体系和能效分析,通过建立多维度能效分析模型指标体系,分析历史数据,实现实时运行诊断,为下一个采暖季提供能耗数据参考;
水力平衡分析及调整:
根据管网的静态参数、供热参数、热用户供热面积及建筑节能数据以及运行实时数据,进行二次管网水力平衡模拟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工况对比,从时间维度分析整个采暖季不同工况的全网运行方案,从空间维度分析全网的水力空间布局状态,得到二次管网平衡状况,根据水力工况分析结果,调整二次管网水泵运行频率及各楼栋阀门开度;
热负荷预测:
建立二次管网负荷预测及控制模型,根据历史运行数据及气象参数,预测将来预设时间段的供热负荷需求,为针对性的调整供热参数提供依据,
利用长周期的负荷预测模型,分析每个热力站“接近”的真实需热量,然后结果修正的负荷预测公式,则得到相对真实的供热需求;
管网及设备监测:
基于关键绩效指标、能耗分析和二次管网水力热力平衡分析,建立设备健康诊断机制、预警机制以及常见问题故障根源分析机制,建立指标数据及其范围;指标数据及其范围包括:管网温压流状态、循环水泵运行状态、补水系统运行状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压降、阀门调节状态、除污器压降异常以及能耗异常;
展示:
展示以下内容:管网关键绩效指标、设备关键绩效指标、能效实时分析结果、展示站内监控系统工艺简图及主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满洲里热电厂;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满洲里热电厂;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5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