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剂水分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4806.8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端;陈成军;窦娇娇;左保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G01N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征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水分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植入剂水分测定方法,属于药品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对植入剂水分测定均需要用量较多的待测试样,而植入剂本身价格昂贵,待测试样用量多不利于降低检测成本这个技术问题出发,本发明的植入剂水分测定方法对待测试样的用量要求少,仅需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试剂预处理极少量的待测植入剂样品,再结合水分测定方法,就能够实现对植入剂水分的精确检测。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检测能力强,精密度高,检测限和定量限低,节约了昂贵的试剂和试样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入剂的水分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分测定法是药品质量标准中的常规检查项目。药品中的水分含量多少可能对药品的稳定性、理化性质等产生影响,故控制药品的水分含量可以预防药品吸潮、霉变或发生水解等。常规的水分测定方法包括卡尔费休氏法、烘干法、减压干燥法等,每种方法的适用性有所不同。
卡尔费休氏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是国际上通用的经典水分测定法。其具体又分为卡尔费休容量滴定法和卡尔费休库伦滴定法(简称库伦法),二者都是通过碘和二氧化硫在吡啶或甲醇溶液中与水定量反应的原理来测定水分,前者的碘是通过配好的费休氏试液滴入,后者是由含有碘离子的阳极电解液电解产生,后者的灵敏度更高,故后者常用于测定含微量水分(0.0001%~0.1%)的供试品,特别适用于测定化学惰性物质中的水分。卡尔费休库仑法的测定原理是基于将试样溶于含有一定碘的特殊溶剂的电解液后,水即消耗碘,但所需的碘不再是用已标定过的含碘试剂去进行滴定,而是通过电解过程,使溶液中的碘离子在阳极氧化为碘:I2→2e-+I2所产生的碘又与样品中的水反应。其终点用双铂电极指示。当电解液中碘浓度恢复到原定浓度时,停止电解。然后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出待测试样的水分含量。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等。
植入剂是指由原料药与辅料制成的供植入人体内的无菌固体制剂,是一种特殊的缓控释制剂,能减少给药次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避免首过效应,临床上应用广泛。植入剂生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一般含有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该物质具有较强的引湿性,而水分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故需要对植入剂的水分进行控制。有文献报道,采用卡尔费休氏法的容量滴定法对盐酸多柔比星植入剂进行了水分测定,该方法经验证,精密度高,可以有效测定植入剂中的水分,但该方法对样品量需求较大,样品用量在200mg左右。而植入剂一般规格较小,单根植入剂的重量在1~3mg,如果样品用量在200mg则需要用约100根的植入剂。植入剂价格较为昂贵,成本很高,若采用现有技术的水分检测方法检测植入剂水分,无疑会大大增加检测成本。
目前尚未有适用于植入剂水分测定的其它方法,综上,基于对植入剂的质控需求,亟需开发一种合适的水分测定方法,在使用低样品量的前提下,用以监控植入剂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样品用量的植入剂水分检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需要较多用量的植入剂和试剂进行水分检测,导致成本提高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剂水分测定方法,首先对植入剂进行预处理,将植入剂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40-72h,之后对所述DMF溶剂中的水分进行测定。本发明要求在密闭容器中对植入剂进行预处理,所述密闭容器为超干容器,所述DMF溶剂为超干溶剂。
优选地,本发明将植入剂剪碎、精密称定后,置于DMF溶剂中48h。
本发明方法对植入剂用量选择为≥1mg。由于实际操作中,10mg相当于用十万分之一天平能够称取的准确量,是较为常用的质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植入剂用量为10mg-20mg。
本发明对植入剂的预处理过程,是将剪碎后的植入剂静置于DMF溶剂中,不振荡,不摇晃,不施用超声波,降低外加因素带来晃动所产生的热量,将体系中水分挥发的可能性降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