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4077.6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2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叶俊华;陈宇;靳博;田涛;张志龙;刘建忠;程宇;王卉;刘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247 | 分类号: | H04L45/247;H04L45/28;H04L45/12;H04W4/35;H04W40/02;G06Q50/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田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是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前者包括自组网控制单元、中间收发处理单元和天线单元;自组网控制单元完成路由判断和选择,并对中间收发处理单元进行管理;中间收发处理单元完成数据的处理及收发;天线单元完成数据的传递。本发明的数据传输装置能自动完成下一节点的路由选择,从而实现最优传输路径的自动选择。多个数据传输装置实现了多跳传输组网,实现多条数据传输路径冗余互备,自动选择最优路径,大大提高网络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实时稳定可靠传输,实现生产安全环保,生产管理标准。当某些装置或路径发生故障,其他装置还可以继续工作及自动组网,也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是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常用自动化数据及视频图像的采集、传输方式有:一是采用光纤传输;二是采用网桥;三是采取数据电台等。第一种方式的投资成本较大。而后两种方式均为使用基站+终端的星型传输网络模式进行自动化数据及视频监控图像传输。此方式存在网络稳定性差,可靠性不够,经常出现数据传输掉包的现象。在运行过程中,一旦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其节点承担的单点数据将无法传输,甚至造成大面积的网络中断,严重影响生产数据监控,为确保数据的稳定和畅通而投入维护费用非常大。同时,对于临时作业场景,网络的可扩展性也较弱,导致对作业人员和现场缺乏有效的监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油田数据采集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存在的不能自主完成路由选择的问题,进一步解决现有油田数据采集时单一布局的数据传输方式存在网络故障时易造成大面积传输中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自组网控制单元、中间收发处理单元和天线单元;
自组网控制单元,完成路由判断和选择,并对中间收发处理单元进行管理;
中间收发处理单元,完成数据的处理及收发;
天线单元,完成数据的传递。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自组网控制单元包括多跳自适应传输模块、梯度路由选择模块和无线链路感知模块;
无线链路感知模块,快速感知无线信号的变化,控制基带实现自适应调制;
梯度路由选择模块,确定不同路由的综合权值,进行局部数据传输路由的路径选择;
多跳自适应传输模块,根据无线链路感知模块和梯度路由选择模块的控制结果,对路由跳数进行自适应调整。
上述中间收发处理单元包括滤波模块、收发信模块、变频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
依次经过自组网控制单元、收发信模块、变频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天线单元,完成数据发送;
依次经过天线单元、变频模块、收发信模块、滤波模块和自组网控制单元,完成数据接收;
自组网控制单元分别与滤波模块、收发信模块、变频模块连接,完成对于滤波模块和变频模块的管理,及数据的收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多个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各个DTU及RTU处,并通过DTU的通信接口或RTU的通信接口与DTU或RTU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某一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对应DTU或RTU传输的数据,其中数据包括油井采油工艺数据和监控视频数据;
该数据传输装置通过自组网控制单元进行路由判断和选择;
该数据传输装置通过中间收发处理单元和天线单元,将数据传输至所选路由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
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数据传输至油田监控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识别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半钢轧辊的锻造工装及锻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