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3969.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戴习奎;黄北海;张浩;朱建;张勇;盛磊;廖正坤;郭佳炜;张炜;张琰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巷道 底板 间距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测量机构和多个定位反光板,支撑机构顶部与升降机构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升降机构的顶端与调节机构的一端底部铰接,调节机构的另一端顶部与测量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反光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巷道两帮和巷道的顶板及底板表面,测量机构的测量端朝向与定位反光板的位置相对应,该装置可使得红外测距仪能够精确测量巷道两帮间距及顶底板间距,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测量的次数,从而降低了测量误差,同时本装置还具备安装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可极大幅度的增加了经济效益,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可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巷道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下巷道掘出后,巷道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围岩强度降低,巷道发生变形,而巷道支护安全是保障煤炭安全生产运输的关键因素之一。
巷道在矿井生产的过程中,巷道两帮及顶底板不断发生变形,当两帮及顶底板位移较大时,不仅影响井下安全生产,更会威胁员工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准确有效的监测巷道两帮及顶底板移进量,是保证巷道支护安全的重要前提。
现有的巷道位移测量方法中十字交叉法、测杆法、测枪法存在操作繁琐等缺点,而已有的红外测距仪在井下复杂环境下存在数据误差过大、无法接收反射光线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该装置测量方便且测量精准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支撑机构、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测量机构和多个定位反光板,支撑机构顶部与升降机构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升降机构的顶端与调节机构的一端底部铰接,调节机构的另一端顶部与测量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反光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巷道两帮和巷道的顶板及底板表面,测量机构的测量端朝向与定位反光板的位置相对应。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三脚架和基板,三脚架放置于所述巷道的底板表面,三脚架的顶部表面与基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基板的中心内部竖直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升降机构的底端通过螺纹孔与基板螺纹连接,基板的顶部表面另设置有校准槽。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和升降板,升降杆的底部外壁通过设置有螺纹与所述支撑机构螺纹连接,升降杆的顶端表面与升降板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升降板的顶部与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底部铰接。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开设有长方体状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内部固定放置有长方体状的磁铁,磁铁的形状与定位槽的形状相适应,定位槽两侧内壁对应开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均位于磁铁的顶部,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底部通过设置转轴与定位孔铰接。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和转轴,调节板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安装孔,转轴的两端穿过安装孔与所述升降机构具有的升降板铰接,调节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测量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所述调节板靠近安装孔的一角为圆弧形。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机构包括连接板和红外测距仪,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机构具有的调节板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红外测距仪固定连接,红外测距仪的测量端通过所述调节机构旋转与所述定位反光板的位置相对应。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巷道两帮及顶底板间距的测量装置,所述定位反光板设置有四个且分为两组,一组定位反光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巷道两帮表面,另一组定位反光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巷道的顶板和底板表面,所述定位反光板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钉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3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