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赫兹倍频源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2500.9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钦;年夫顺;贾定宏;王沫;程笑林;朱翔;刘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B19/14 | 分类号: | H03B1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地址: | 2665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赫兹 倍频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赫兹倍频源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倍频链路;所述倍频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倍频单元、第二级倍频单元、第三级倍频单元和第四级倍频单元;所述第一级倍频单元,用于从微波信号输入接口获取微波信号;第四级倍频单元,用于将处理后得到的信号经由输出端口输出。采用波导功分和双层倍频合成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倍频器的压缩点,通过功率放大器合成,提高驱动级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解决了在无功率放大器的情况下,驱动级倍频链路高功率输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赫兹倍频源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到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75THz~1.1THz频段高效信号发生,对该频段通讯、雷达、气象遥感、深空探测等领域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固态倍频技术路线的0.75THz~1.1THz频段信号发生,具有体积小和频率可调谐等特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该技术路线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在无功率放大器的情况下,解决驱动级倍频链路的高功率输出问题;
第二,是末级倍频器宽频带和高效率相互制约的技术问题。
上述两种技术问题相互制约。通过提高0.75THz~1.1THz倍频器的谐波次数,可以降低前级驱动级链路的频率,进而降低前级驱动链路高功率产生的难度,然而由于末级倍频器谐波次数的提升,将会导致倍频效率的下降,无法满足0.75THz~1.1THz频段宽带高功率信号产生,采用变容器件倍频的方式,能够提升整个链路的变频效率,但难以实现宽频带。
目前存在的倍频源能够将频率拓展至0.75THz以上主要技术路径有两种,一是采用变容器件实现的窄带高效倍频链路,该技术路线利用变容器件的高变频效率特性,和通过外加偏置电压调节变容器件的工作点,可以实现驱动级高功率信号的产生,以及末级倍频器高倍频效率的实现,进而可以产生较高功率的太赫兹信号,但带宽相对较窄,无法满足宽带的测试需求。另一种技术路线是高次谐波倍频,通过提高末级倍频器的谐波次数,降低驱动级链路的频率,整体上能够实现宽频带,但输出功率相对较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赫兹倍频源及其工作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赫兹倍频源;
一种太赫兹倍频源,包括:倍频链路;
其中,倍频链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倍频单元、第二级倍频单元、第三级倍频单元和第四级倍频单元;
其中,第一级倍频单元,用于从微波信号输入接口获取微波信号;
第四级倍频单元,用于将处理后得到的信号经由输出端口输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赫兹倍频源的工作方法;
一种太赫兹倍频源的工作方法,包括:
获取频段微波输入信号;对微波输入信号通过第一级倍频单元进行二倍频处理,得到了第二频段信号;对第二频段信号通过第二级倍频单元进行三倍频处理,得到了第三频段信号;对第三频段信号通过第三级倍频单元进行三倍频处理,得到了第四频段信号;对第四频段信号通过第四级倍频单元进行四倍频处理,得到了第五频段信号;对第五频段信号进行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波导功分和双层倍频合成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倍频器的压缩点,通过功率放大器合成,提高驱动级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解决了在无功率放大器的情况下,驱动级倍频链路高功率输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2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RS的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立金金属标牌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