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砂装置以及除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1630.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颜廷超;史志峰;杨华庆;鲁明春;任武化;李本全;周伟;赵梦龙;吴双乐;张文浩;章志轩;段青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C10L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砂 装置 以及 系统 | ||
1.一种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砂装置包括沉砂筒体(1)和旋流机构(2);
所述沉砂筒体(1)的底部具有排砂口(11),所述沉砂筒体(1)的顶部具有排气口(12),所述沉砂筒体(1)的侧壁具有进气口(13);
所述旋流机构(2)位于所述沉砂筒体(1)的内部,所述旋流机构(2)包括旋流筒体(21)和多个旋流通道(22),所述旋流筒体(21)的第一端与所述沉砂筒体(1)的顶部相连,且与所述排气口(12)连通,所述旋流筒体(21)的第二端与所述沉砂筒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多个旋流通道(22)连接在所述旋流筒体(21)的外壁上,且所述多个旋流通道(22)分别以所述旋流筒体(21)的轴线为中心线螺旋布置,在所述旋流筒体(21)的轴向上,所述多个旋流通道(22)位于所述排砂口(11)和所述进气口(13)之间,所述多个旋流通道(2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进气口(13)连接,所述多个旋流通道(2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沉砂筒体(1)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旋流通道(22)中各旋流通道(22)的第一端的端口面积大于所述旋流通道(22)的第二端的端口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旋流通道(22)包括多个螺旋横板(221)和多个螺旋竖板(222);
在与所述旋流筒体(21)的轴线相垂直的水平面内,所述多个螺旋横板(221)沿所述旋流筒体(21)的周向均匀布置,且所述多个螺旋横板(221)中各个螺旋横板(221)以所述旋流筒体(21)的轴线为中心线螺旋布置,所述螺旋横板(221)的一侧边与所述旋流筒体(21)的外壁连接;
所述多个螺旋竖板(222)中各个螺旋竖板(222)以所述旋流筒体(21)的轴线为中心线螺旋布置,且在所述旋流筒体(21)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螺旋竖板(222)的螺旋角逐渐增大,所述螺旋竖板(222)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横板(221)之间,且所述螺旋竖板(222)的第一端与所述旋流筒体(21)的外壁贴合连接,所述螺旋竖板(222)的第二端与所述旋流筒体(21)的外壁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通道(22)的内壁上附着有耐磨层(2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筒体(21)包括连接筒(211)和排气管(213);
所述连接筒(211)的外壁与所述旋流通道(22)相连;
所述排气管(213)插接在所述连接筒(211)内,所述排气管(213)的顶端穿过所述排气口(12)位于所述沉砂筒体(1)之外,所述排气管(213)的外周壁与所述排气口(12)的内壁连接,所述排气管(213)的底端与所述沉砂筒体(1)的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砂装置还包括锥筒(4),所述锥筒(4)位于所述沉砂筒体(1)的内部;
在所述沉砂筒体(1)的轴线上,所述锥筒(4)位于所述旋流通道(22)与所述排砂口(11)之间,所述锥筒(4)的第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锥筒(4)的第二端的内径,所述锥筒(4)的第一端朝向所述排气口(12),所述锥筒(4)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排砂口(11);
所述锥筒(4)的第一端与所述沉砂筒体(1)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锥筒(4)的第二端与所述沉砂筒体(1)的内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筒(4)与所述排气管(213)同轴布置,且所述锥筒(4)的第二端的内径不大于所述排气管(213)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筒体(1)包括外筒体(14)和至少两个支耳(15);
所述至少两个支耳(15)沿所述外筒体(14)的周向均匀位于所述外筒体(14)的内部,且与所述外筒体(14)的内壁相连;
所述支耳(15)朝向所述锥筒(4)的一侧与所述锥筒(4)的外周壁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16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