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流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9582.1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流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的物流输送系统,包括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横向轨道,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横向轨道相互首尾相接通;设置于第一纵向轨道上的第一推料机构,设置于第一横向轨道上的第二推料机构,设置于第二纵向轨道上的第三推料机构,设置于第二横向轨道上的第四推料机构,卸料机械手位于第一纵向轨道内中部位置处任意工装的上方;对第二横向轨道中部的工装进行定位的精确定位机构,其利用自动化逐个推送上料提升了工件加工时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加工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并且在加工前对工件及工装得到精确可靠的定位,达到工件加工成品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送料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物流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待加工工件的上料一般采用人工操作,然而该人工操作加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生产效率低下;2、大批量生产时人工劳动强度也较大,且人工成本较高;3、大批量装配时,导致企业需要将其它岗位的员工调派至流水线装配岗位,从而使得企业无法有效调配、利用人力资源,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很多工厂采用了履带输送上料,但是履带输送对于工件精确定位较为困难,导致上料加工后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加工后的产品报废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物流输送系统,具体结构如下。
本发明所设计的物流输送系统,包括:
环形输送轨道,其包括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横向轨道,且第一横向轨道的左右两端口分别与第一纵向轨道的上端口、第二纵向轨道的上端口对接并连通,第二横向轨道的左右两端口分别与第一纵向轨道的下端口、第二纵向轨道的下端口对接并连通,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横向轨道中均具有多个相互并列设置的工装;
第一推料机构,其包括第一推料块,第一推料块贯穿第一纵向轨道的上端后抵触第一横向轨道内的右端位置处工装;
第二推料机构,其包括第二推料块,第二推料块贯穿第一横向轨道的右端后抵触第二纵向轨道内的上端位置处工装;
第三推料机构,其包括第三推料块,第三推料块贯穿第二纵向轨道的下端后抵触第二横向轨道内的右端位置处工装;
第四推料机构,其包括第四推料块,第四推料块贯穿第二横向轨道的左端后抵触第一纵向轨道内的下端位置处工装;
卸料机械手,其位于第一纵向轨道内中部位置处任意工装的上方;
位于第二横向轨道中部的精确定位机构,其包括定位杆,定位杆贯穿第二横向轨道后插入工装的定位孔内。
作为优选,工装包括工件定位块,工件定位块上设置有工件定位槽和位于工件定位槽相对应两侧的通孔,两通孔内均设置有夹块,且夹块的底端与通孔底端内壁销轴铰接,夹块的后侧与通孔的内壁之间抵触弹簧,在弹簧作用下使两夹块抱紧工件定位槽内的工件,定位孔设置于工件定位块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对应位于卸料机械手下方上推机构,其包括上推件,上推件贯穿底盘和第一纵向轨道,上推件包括两个分别与两通孔位置对应的解锁块,夹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斜面,解锁块的顶部设置第二斜面,解锁块插入通孔内后,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配合,使夹块后退,对工装上工件进行解锁。
作为优选,工件定位块的侧面和端面设置有通道,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横向轨道的内壁均设置有凸条,且凸条对应插入通道。
作为优选,夹块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工件定位槽的槽底之间存在夹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9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