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被动传感器抗差数据关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8487.X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2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田威;高斌;陈佳俊;黄俊锦;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胡红林;李晓贝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传感器 数据 关联 方法 | ||
1.一种主被动传感器抗差数据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输入的主被动传感器目标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被动传感器在给定时刻对多个目标的观测量;
步骤S2.基于参照角度集合和参照角度向量,构建目标参照角度序列;
步骤S3.对目标参照角度序列进行量化编码;
步骤S4.基于目标参照角度序列特征构建主被动传感器目标数据的关联费用矩阵;
步骤S5.通过算法对关联费用矩阵进行计算,得到主被动传感器目标数据的关联矩阵,并输出结果;
步骤S2中,令为传感器s观测到的目标i的参照角度集合,s∈{a,p},α为主动传感器;р为被动传感器;有
其中,φ称为参照角度半径;
步骤S2中,将集合中元素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排列,得到传感器s观测到的目标i的参照角度向量有
其中,, 为集合的元素,为集合的元素数目;
步骤S4中,设置粗筛选门限G,构建关联费用矩阵
若则有
dij=∞ (4);
若则有
其中,LD(·)为字符串的编辑距离;
na为主动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数目;
分别为在给定时刻t,主动传感器对目标i的距离、方位测量值;
为在给定时刻t,被动传感器对目标i的方位测量值;
为传感器s观测到的目标i的参照角度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被动传感器抗差数据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记分别为在给定时刻t,目标i相对于主动传感器的距离、方位真实值;分别为在给定时刻t,主动传感器对目标i的距离、方位测量值;Δra、Δθa分别为主动传感器在距离、方位测量上的系统误差;分别为主动传感器在距离、方位测量上的随机噪声;于是,在给定时刻t,主动传感器对目标i的距离、方位测量或估计可表示为:
目标i相对于主动传感器局部坐标系的距离、方位真值可即为:
记主动传感器的距离、方位测量上的系统误差向量为:
Δηa=[Δra Δθa]T (8);
记主动传感器的距离、方位测量上的随机噪声向量为:
则有
其中,na为主动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数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被动传感器抗差数据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记为在给定时刻t,目标i相对于被动传感器的方位真实值;为在给定时刻t,被动传感器对目标i的方位测量值;Δθp为被动传感器在方位测量上的系统误差;为被动传感器在方位测量上的随机噪声,则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被动传感器抗差数据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给定的前提下,传感器s观测到的目标i的参照角度序列分两种情况进行定义:
当时,有
其中,衡量了参照角度向量各元素与基准目标的角度差;令gk为向量g中第k个元素;
当时,根据gk的符号进行以下修正处理,得到g′k:
进而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被动传感器抗差数据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设置角度量化单元大小ρ,根据量化单元大小ρ,将角度范围划分成一系列离散角度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被动传感器抗差数据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令为给定时刻主被动传感器目标观测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矩阵,其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被动传感器抗差数据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算法为最近邻算法或全局最近邻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4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空飞行器气瓶用吹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容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