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监测的驾驶行为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8335.X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7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孙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G08B21/18;G08B21/06;G08B3/10;G08B25/00;G07C5/08;B60W40/09;B60W50/14;H04N7/1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识别 监测 驾驶 行为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智能识别监测的驾驶行为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诊断模块、卫星定位模块、驾驶行为分析模块、方向盘力感知模块、智能分析模块以及预警模块;所述的车辆诊断模块用于获取检测到的数据;所述卫星定位模块获取车辆的位置数据以及速度数据;所述驾驶行为分析模块获取监测到的驾驶员面部数据;所述方向盘力感知模块用来获取驾驶员驾驶时双手状态数据;所述智能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判断预警级别;所述预警模块接收智能分析模块的判断结果,一级预警仅仅语音提醒,二级报警包括语音提醒、将报警信息以及照片数据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进行人工干预以及记录存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行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监测的驾驶行为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机动车的数量持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目前交通事故占意外事故的首位,而驾驶员是车辆的直接操作者,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目前行车记录仪和道路摄像头等传统的监测主要的弊端是事后处理,只有事前管理才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为了规范驾驶员的驾驶行为,高效的监测车辆行驶状态,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对驾驶行为进行分析、报警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得到行为提醒值,根据行为提醒值采取对应预警方案,从而提出一种智能识别监测的驾驶行为分析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识别监测的驾驶行为分析系统,包括车辆诊断模块、卫星定位模块、驾驶行为分析模块、方向盘力感知模块、智能分析模块以及预警模块。
所述的车辆诊断模块用于汽车故障信息采集。
所述卫星定位模块采集车辆的位置数据以及速度数据。
所述驾驶行为分析模块用于采集驾驶员的面部数据。
所述方向盘力感知模块用来判断驾驶员驾驶时双手状态。
所述智能分析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下一步进行的预警级别。
所述预警模块用于接收智能分析模块的判断结果,一级预警仅仅语音提醒,二级预警包括语音提醒、将预警信息以及照片数据上传到监控中心,便于监控中心进行人工干预以及记录存储。
对驾驶信息进行分析,具体为:使用车辆诊断模块对车辆进行故障诊断,将诊断数据发送到智能分析模块,定为一级事件。
使用卫星定位模块获取车辆的位置数据以及速度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智能分析模块,如果分析得到有超速问题,定为一级事件。
对方向盘力感知模块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结果发送到智能分析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分析得到车辆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手没有握方向盘,定为一级事件。
对驾驶员面部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智能分析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根据驾驶员眼睛坐标以及嘴巴坐标来计算驾驶员眼睛张开大小以及嘴巴张合次数,如果眼睛张开大小大于阈值并小于正常值,或嘴巴张合次数低于阈值(默认为5)大于0次,该事件定为一级事件,若眼睛张开大小小于阈值,或嘴巴张合次数大于阈值,则该事件定为二级事件。
对驾驶员进行行为提醒,具体为:如果对驾驶行为定为一级事件,则使用预警模块进行一级预警,但是如果进行一级预警后,驾驶员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改正,则升级为二级事件。
如果对驾驶行为定为二级事件,则使用预警模块进行二级预警,具体为:将报警信息上传至监控中心,将证据也上传至监控中心进行记录存储,监控中心根据卫星定位模块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并进行人为干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3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