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员筛查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7532.X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宁;雷朋川;周志远;黄佩林;黄昱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运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6/53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员 方法 设备 介质 产品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员筛查方法,包括获取每个人脸采集设备采集待筛查人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根据预设质量函数以及所述图像参数信息计算出每个人脸采集设备对应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质量得分,将人脸图像质量得分最高的人脸图像作为最优人脸图像;将所述最优人脸图像与预设人员人脸库中预设人员人脸图像进行对比以及将侦码信息与预设人员侦码识别库中的预设人员侦码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成功,将疑似人员作为需关注人员,并发出人员预警消息。本发明的一种人员筛查方法,提高了安检过程中人员的筛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员筛查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安检过程中都是基于人脸识别进行人员筛查,目前的人脸筛查只是依赖固定在单一位置的单一摄像设备采集人脸图像,当待筛查人员经过安检系统时,安检系统上固定设置的摄像设备会实时采集待筛查人员的人脸图像。现有的安检系统中的摄像设备从单一角度对待筛查人员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只会得到单一角度的人脸图像,但是在安检过程中,待筛查人员的面部的朝向是不受安检系统工作人员控制的,那么安检系统中摄像设备很有可能因为带筛查人员面部位置原因导致拍摄角度太差,从而导致采集到无法囊括待筛查人员面部的人脸图像。
因此安检过程中人脸图像的采集会受到采集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人脸图像的质量,综上现有的安检过程中对于人员的筛查存在采集率低,采集的角度大、采集图像不清晰的问题,从而影响人员筛出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人员筛查方法,其能解决现有安检过程中人员的筛出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解决现有安检过程中人员的筛出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能解决现有安检过程中人员的筛出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能解决现有安检过程中人员的筛出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人员筛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进行人员识别的安检系统中,所述安检系统包括用于采集人员信息的安检门,在所述安检门上设置侦码采集设备和若干个人脸采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人脸图像信息,获取每个人脸采集设备采集待筛查人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所述人脸图像信息包括人脸图像、图像参数信息;
评比人脸图像质量,根据预设质量函数以及所述图像参数信息计算出每个人脸采集设备对应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质量得分,将人脸图像质量得分最高的人脸图像作为最优人脸图像;
人脸识别,将所述最优人脸图像与预设人员人脸库中预设人员人脸图像进行对比,若对比成功,则将筛选人员作为疑似人员,并执行侦码识别步骤,若对比失败,则反馈执行所述获取人脸图像步骤;
侦码识别,接收侦码采集设备采集的与疑似人员对应移动设备的侦码信息,将侦码信息与预设人员侦码识别库中的预设人员侦码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成功,将疑似人员作为需关注人员,并发出需关注人员预警消息,若对比失败,则返回执行所述获取人脸图像信息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参数信息包括两眼间距、光亮度、模糊度、欧拉角,所述评比人脸图像质量具体为:根据两眼间距、预设第一权重值以及预设质量函数得到两眼间距质量得分,根据光亮度、预设第二权重值以及预设质量函数得到光亮度质量得分,根据模糊度、预设第三权重值以及预设质量函数得到模糊度质量得分,根据欧拉角、预设第四权重值以及预设质量函数得到欧拉角质量得分,将两眼间距质量得分、光亮度质量得分、模糊度质量得分、欧拉角质量得分的总和作为人脸图像质量得分,将人脸图像质量得分最高的人脸图像作为最优人脸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运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运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5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