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4681.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阴元峰;李光中;安常源;李志广;左福双;赵洪峰;胡士强;张俊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恒瑞金试验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5 | 分类号: | G01M13/005;G01N3/22;G01N3/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纪艳艳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模拟 实际 工况 低温 耐久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及试验方法,能够测量出密封圈在高低温环境下模拟实际工况时压力和扭矩经疲劳试验后的变化。其包括工扭转往复加载系统、轴向往复加载系统、和密封圈安装装置;密封圈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模具,安装模具包括作动筒和内模具,作动筒为中空结构,作动筒内部设有内模具,作动筒与内模具上表面之间注有泥沙水混合物,作动筒侧面连接泥沙水油排放阀门,被测试密封圈放入内模具和作动筒之间;轴向往复加载系统,能够与被测试密封圈上端面接触,对密封圈的轴向往复加载;扭转往复加载系统,与作动筒连接,带动作动筒旋转,对密封圈施加往复扭转力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密封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及试验方法,属于试验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用密封圈,特别是履带密封圈安装在工程机械履带的导向销两边,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机械履带的使用寿命。在实际的工作中,工程机械履带密封圈安装在轴套中,其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从严寒地区、南北极及赤道附近,温度从-40°C到80°C,雨水、泥浆、沙尘都是工程机械履带密封圈经常接触的介质,对密封圈的要求也极高。因此密封圈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
根据密封圈的使用环境特性要求,我们研制开发了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下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及试验方法,在高低温环境下模拟实际工况(介质有泥沙、油污、水)对密封圈压缩和扭转耐久疲劳试验,并且压缩力的施加不对转矩传感器的测试有影响,扭转力矩的施加不对轴向往复压缩传感器的测量有影响,真实测量出密封圈在高低温环境下模拟实际工况时压力和扭矩经疲劳试验后的变化。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包括工扭转往复加载系统、轴向往复加载系统、和密封圈安装装置;
密封圈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模具,安装模具包括作动筒和内模具,作动筒为中空结构,作动筒内部设有内模具,作动筒与内模具上表面之间注有泥沙水混合物,作动筒侧面连接泥沙水油排放阀门,被测试密封圈放入内模具和作动筒之间;
轴向往复加载系统,能够与被测试密封圈上端面接触,对密封圈的轴向往复加载;
扭转往复加载系统,与作动筒连接,带动作动筒旋转,对密封圈施加往复扭转力矩。
所述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优选方案,轴向往复加载系统包括导向直线伺服作动器、负荷传感器、导向组件和压杆,压杆一端连接导向直线伺服作动器,压杆另一端连接压头,压头能够与被测试密封圈上端面接触,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直线轴承和导向板,导向板上连接负荷传感器且负荷传感器连接导向直线伺服作动器,导向板通过导向杆和轴承做直线运动。
所述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优选方案,压杆为中空设计结构,压杆内部用于放置循环水。
所述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优选方案,扭转往复加载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转矩传感器和扭转往复加载组件,伺服电机连接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转矩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经扭转往复加载组件连接密封圈安装装置。
所述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优选方案,扭转往复加载组件包括扭杆、平键和扭转联轴器,联轴器与扭杆通过平键连接,且扭杆连接作动筒,扭杆的下端连接平面推力球轴承。
所述密封圈模拟实际工况高低温压扭耐久试验机优选方案,其还包括主机机架、工作台、移动横梁和顶板,主机机架上端连接工作台,工作台上方为移动横梁,移动横梁上方为顶板,上顶板和工作台之间通过立柱连接,举升缸的活塞杆与移动横梁连接,移动横梁通过举升缸驱动能够上下移动,扭转往复加载系统位于密封圈安装装置下方并与工作台连接,轴向往复加载系统位于密封圈安装装置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恒瑞金试验机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恒瑞金试验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