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烯醚萜化合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3442.3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甘礼社;李冬利;吴日辉;金静维;文燕;李阳;黄沛琦;罗咏欣;苏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K36/40;A61K36/80;A61K36/638;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烯醚萜 化合物 制备 冠状病毒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环烯醚萜化合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烯醚萜化合物为山茱萸新苷、胡黄连苷Ⅲ或新女贞苷。本发明方案的环烯醚萜化合物对冠状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可制备成药物,用于临床抗冠状病毒,本发明方案对质量可控、低毒高效的抗冠状病毒创新药物研发具有明确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环烯醚萜化合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类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es,HCoVs)是一类具有包膜结构的RNA病毒。目前感染人类的HCoVs主要有7种,分别是HCoV-229E、HCoV-NL63、HCoV-OC43、SARS-CoV、MERS-CoV、HCoV-HKU1和SARS-CoV-2(Zhou P,Yang XL,Wang XG,et al.A pneumonia outbreak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Nature,2020,Doi:10.1038/s41586-020-2012-7.)。其中,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的爆发流行,给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目前针对HCoVs感染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改善症状为主。在药物治疗上,使用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巴韦林等普通抗病毒药物,尚缺少直接针对HCoVs的特效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http://www.nhc.gov.cn)。相对而言,我国中医药在抗疫方面有着悠久的实践应用历史,无论是在2003年抗击SARS(曹丽娟,王体,中国中医科学院防控SARS十周年纪念,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1-3.)还是本次治疗COVID-19(程德忠,王文菊,李毅,吴晓冬,周彪,宋七咏,5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用中药连花清瘟疗效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天津中医药,20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2.1349.R.20200310.1024.004.html)中,中药治疗都被证明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统计学意义,极大地改善了死亡率,并且没有应用激素等化学药物等引起的严重毒副作用。
已知可感染人7种HCoVs中,HCoV-229E和HCoV-OC43发现较早,其与后来发现的HCoV-NL63、HCoV-HKU1等HCoVs毒性较弱,一般仅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较少影响下呼吸道,受感染患者往往也只表现出轻微感冒症状(Gralinski LE,Baric RS.Molecularpathology of emerging coronavirus infections.The Journal of Pathology,2015,235(2),185-195.)。但另外3种HCoVs毒性较强,可引起下呼吸道急性感染症状,在部分重症患者人群中致死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