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2743.4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冯东辉;黄曙;徐晓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诚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13/36;G03B5/00;G02B27/64 |
代理公司: | 芜湖市昌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3 | 代理人: | 张宇江 |
地址: | 315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驱动 装置 及其 制造 工艺 | ||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4)、与所述底座(4)相卡接的外罩(7)和用于防止摄像头偏移的防抖装置(6),所述防抖装置(6)包括为环形结构的透镜载体(61),所述透镜载体(61)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所述透镜载体(6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台(611),所述凸台(611)卷绕第二线圈(612),所述外罩(7)的内侧壁设置有相同数量的磁石(71),所述磁石(71)与所述第二线圈(612)对应设置;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上弹片(1)、悬丝(3)和平行设置在所述上弹片(1)下方的下弹片(2),所述上弹片(1)开设有多个第一穿丝孔(121),所述下弹片(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穿丝孔(121)相同数量的第二穿丝孔(221),所述第二穿丝孔(221)与所述第一穿丝孔(121)对应设置,所述悬丝(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丝孔(121),并固定在所述上弹片(1)顶端面,所述悬丝(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穿丝孔(221)固定在所述下弹片(2)底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装置(6)还包括第二线圈(612),所述凸台(611)包括2a个凸起(6111),所述a取1~4中的任意一个整数,相邻两个所述凸起(6111)之间存在凹槽,相距最远的两个所述凸起(6111)形成一个绕线轨迹,所述第二线圈(612)沿着所述绕线轨迹缠绕在所述凸台(6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片(1)和所述下弹片(2)均为分体结构或整体结构,当所述上弹片(1)为分体结构时,所述上弹片(1)包括2n块第一上弹块(11)和2n块第二上弹块(12),所述n取1~4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所述第一上弹块(11)和所述第二上弹块(12)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上弹块(12)开设有所述第一穿丝孔(121);当所述下弹片(2)为分体结构时,所述下弹片(2)包括2m块第一下弹块(21)和2m块第二下弹块(22),所述m取1~4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所述第一下弹块(21)和所述第二下弹块(22)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下弹块(21)与所述第二下弹块(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弹块(22)的尾部开设有所述第二穿丝孔(2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载体(61)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限位槽(613),所述第二上弹块(12)卡设在所述限位槽(613)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包括第一表面(41)和对应设置的第二表面(42),所述底座(4)自所述第二表面(42)向所述第一表面(41)延伸有第一支撑柱(43),所述上弹片(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柱(43)上,所述下弹片(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41)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42)上电性连接多个金属端子(44)。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自动对焦装置(5),所述自动对焦装置(5)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弹片(2)上方,所述自动对焦装置(5)包括驱动座(51)和第一线圈(521),所述驱动座(51)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弹片(2)的上方,所述驱动座(51)的外侧壁开设有一环安装槽,所述第一线圈(521)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51)上设置与第一支撑柱(43)对应的第二支撑柱(511),所述第一上弹块(1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43)顶端,所述第一上弹块(1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511)顶端。
9.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外罩:将外罩(7)注塑成型后,取出,将磁石(71)固定在所述外罩(7)的内侧壁,获得外罩组件;
(2)制作自动对焦装置:将驱动座(51)注塑成型后,取出,通过绕线的方式将第一线圈(521)缠绕在所述驱动座(51)的安装槽内,将所述第一线圈(521)的电性接头剥除漆包层,获得自动对焦装置(5);
(3)制作运动防抖装置:将透镜载体(61)注塑成型后,取出,通过绕线的方式将第二线圈(612)缠绕在所述透镜载体(61)的凸台(611)上,随后对所述第二线圈(612)的电性接头进行激光去漆包层,使铜线外露,获得运动防抖装置(6);
(4)固定上弹片:将所述运动防抖装置(6)放置在所述自动对焦装置(5)内,将上弹片(1)固定在运动防抖装置(6)上,随后通过激光去除所述上弹片(1)的余料,在铜线外露处使用锡膏对所述第二线圈(612)进行固化导通,获得加工产品;
(5)固定下弹片:将所述加工产品翻转,使得自动对焦装置(5)的下表面朝上,将所述下弹片(2)固定在所述自动对焦装置(5)的下表面,随后通过激光去除所述下弹片(2)的余料;
(6)穿设悬丝:从所述下弹片(2)沿着所述下弹片(2)的第二穿丝孔(221)向所述上弹片(1)的第一穿丝孔(121)的方向插入悬丝(3),在所述悬丝(3)与所述下弹片(2)连接处用锡膏进行固化导通,获得半成品;
(7)固定底座:将底座(4)注塑成型后,取出,将所述半成品放入底座(4),使得所述下弹片(2)与所述底座(4)贴合,将所述下弹片(2)固定在所述底座(4)上;
(8)导通上弹片:在所述上弹片(1)与所述悬丝(3)的连接处使用锡膏进行固化导通;
(9)连通引线:向所述底座(4)埋设引线,将所述引线与所述底座(4)的第二表面(42)上的金属端子(44)电性连通;
(10)扣合外罩组件:将所述外罩组件扣合在所述底座(4)上,进行点胶固定,完成透镜驱动装置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诚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诚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7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