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富集循环肿瘤细胞的多肽功能化微纳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2627.2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嫣嫣;钟卉菲;金钰龙;赵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静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富集 循环 肿瘤 细胞 多肽 功能 化微纳 界面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多肽功能化微纳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肿瘤特异性靶向多肽、纳米纤维、连接多肽与纳米纤维的二硫键;
所述肿瘤特异性靶向多肽以肿瘤细胞表面携带的标志蛋白溶酶体相关四次穿膜蛋白LAPTM4B作为特异性靶标;
所述纳米纤维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功能化微纳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特异性靶向多肽为AP2H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下所示:IHGHHIISV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肽功能化微纳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纤维由静电纺丝法制备而成,其纤维直径为100-1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功能化微纳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多肽与纳米纤维的二硫键具有下式所示的结构:
其中,R1、R2选自C1-C5的直链烷烃的烷基,优选R1、R2均为(CH2)2。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功能化微纳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制备肿瘤特异性靶向多肽;
2)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
3)将所述肿瘤特异性靶向多肽与纳米纤维通过二硫键进行偶联,得到所述多肽功能化微纳界面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肿瘤特异性靶向多肽为AP2H多肽,具体方法包括:
a1)以Fmoc-Gly-Wang树脂作为起始原料,20%六氢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作为Fmoc基团脱去剂,2-(3’-N-氧代-苯并三唑)-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作为羧基的活化试剂,合成序列为IHGHHIISVG的AP2H;其中,所述Fmoc-Gly-Wang树脂中甘氨酸键合量为0.354mmol/g;
b1)脱去所述AP2H多肽序列的Fmoc保护基团,利用裂解液将AP2H从树脂上裂解下来,即得;其中所述裂解液由体积分数为95%三氟乙酸,2.5%水,2.5%三异丙基硅烷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纳米纤维为PLGA纳米纤维,具体方法包括:
a2)将PLGA溶解于六氟异丙醇中,得到PLGA溶液;
b2)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将硅片放置于铝覆盖接收器的中央,PLGA溶液通过注射泵注入;设置针头尖端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和电压;
c2)电纺60min后,在硅片表面即收集到PLGA纳米纤维,将所得到的PLGA纳米纤维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得到基底材料Si@PLGA-NF;
优选的,所述a2)中,PLGA浓度为3wt%-15wt%;
所述b2)中,注射泵流速为0.1-0.5mL h-1;
所述b2)中,所述针头尖端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15cm,其间电压为10kV。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肿瘤特异性靶向多肽与纳米纤维之间的二硫键的连接方式具体方法包括:
a3)将PLGA纳米纤维Si@PLGA-NF置于六孔板中,然后加入0.5M EDC和0.05M NHS进行活化反应,得到羧基活化的Si@PLGA-NF;
b3)在磷酸盐缓冲液中,使羧基活化的Si@PLGA-NF依次和1mg mL-1半胱胺、0.45mg mL-1SPDP、0.5mg mL-1AP2H多肽发生偶联反应,得到多肽功能化微纳界面材料Si@PLGA-NF@AP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6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