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钻井平台除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2306.2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培龙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7/14;B24B47/20;B24B41/00;B24B55/02;B24B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钻井平台 除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钻井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上钻井平台除锈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单向阀,通过扇形波纹管、活动腔、支撑块的设置,使得在扇形波纹管的伸缩过程中,能够通过进水管吸入海水并从出水管输入活动腔内部,在打磨过程中由支撑块底部射出,通过向打磨处喷射海水,海水可以分解出氯离子,具有弱酸性,对钢铁有活化作用,便于磨蚀,达到光滑的目的,增加涩度,同时防止打磨时温度过高使立柱表面钢变软,失去钢的硬度,另外水也有些润滑作用,减少了立柱与磨石之间的摩擦,从而使得立柱表面磨得更细滑,更耐用,提高打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上钻井平台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钻井平台主要是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有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
海上钻井平台的立柱由于长期树立在海水中,不断受到海水的侵蚀,而且海面上波涛汹涌,海浪不断的冲刷立柱,即便涂有防锈漆,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外壁依然会出现锈迹,如不及时的清理,锈迹会慢慢扩大侵蚀内部,造成严重后果,目前需要人为下到钻井平台下方进行除锈,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且除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钻井平台除锈装置,具备自动打磨立柱、打磨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钻井平台除锈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支撑管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内磁铁,所述内磁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立柱底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扇形波纹管,所述扇形波纹管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立柱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磁铁,所述安装环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与排气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靠近气管接头的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空腔的一端活动套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扇叶,所述活动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撑簧,所述撑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块。
优选的,所述扇形波纹管的内部分为水腔和气腔,所述水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安装环内部空腔的上方开设有若干组等距排列的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之间通过连接管互相连通,所述活动腔的一端通过软管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活动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内磁铁与外磁铁的高度相同,且互相吸引。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中部开设有若干组等圆周排列的斜向开设的出风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靠近立柱一端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斜口坡面,上方所述支撑块的中部开设有出水管道,且从其下方斜口坡面中部射出。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进水管、排气管、出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止回阀。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支撑管、内磁铁、外磁铁、扇形波纹管的设置,由于扇形波纹管在海浪的不断冲击下会持续做伸缩动作,当扇形波纹管伸长时,扇形波纹管会通过连接管从吸取内磁铁下方的空气,并在扇形波纹管压缩时由排气管排出,输送到气管接头并吹向扇叶,使得扇叶在空腔内旋转,扇叶旋转带动安装环机打磨块旋转,能够对立柱外壁进行打磨除锈,并且随着扇形波纹管的不断伸缩,最终使得立柱内部气体减少,气压减下,使得内磁铁不断下移,而外磁铁在内磁铁的吸引作用下随之下移,能够使打磨块对立柱表面进行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培龙,未经杨培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