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2111.8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1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何法;王诗玉;雷湘湘;张昊天;刘茂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644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二次电子 散射 电子 图像 区域 生长 孔隙 识别 方法 | ||
1.融合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图像采集:在图像采集设备下,分别采集选定分析区域的背散射图像和二次电子图像;
S2:图像预处理:分别对背散射图像和二次电子图像进行灰度校正;
S3:孔隙识别:根据二次电子图像或背散射电子图像成像响应差异构建不同类型孔隙区域生长算法的停止生长模型;
S4:归并区块:通过步骤S3中建立的停止生长模型,在二维平面上分别判断各个像素点与周围像素点的连通性后归并区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是扫描电镜;所述步骤S1中分析区域的背散射图像和二次电子图像在采集过程中除了图像类型不同,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其他参数与普通图像采集保持不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图像灰度校正以典型石英、黄铁矿、粘土矿物、有机质、孔隙图像为参考值,对图像灰度进行矫正,去除因分析区域改变造成的亮度不一致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不同类型孔隙为有机质、石英、粘土矿物孔隙;黄铁矿、硫酸钡等重金属元素矿物孔隙;黄铁矿、硫酸钡等重金属元素矿物孔隙表面有薄层有机质覆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有机质、石英、粘土矿物孔隙的区域生长算法的停止生长模型为:
ETDα1且BSEDα2
其中,ETD为二次电子图像灰度值,BSED为背散射图像灰度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黄铁矿、硫酸钡等重金属元素矿物孔隙的区域生长算法的停止生长模型为:
BSED-ETDβ1且BSEDβ2
其中,ETD为二次电子图像灰度值,BSED为背散射图像灰度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黄铁矿、硫酸钡等重金属元素矿物孔隙表面有薄层有机质覆盖时的区域生长算法的停止生长模型为:
BSEDγ1且ETD-BSEDγ2
其中,ETD为二次电子图像灰度值,BSED为背散射图像灰度值。
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融合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1≤20,α2≤20;β1≤70,β2≤180;γ1≤50,γ2≤7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区域生长孔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并区块的具体方法为在二维平面上分别判断各个像素点与周围像素点的连通性;如果两个相邻像素点组分类型一致,则判断两个像素点连通,属于同一个归并区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学院,未经宜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1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尺度孔隙面孔率的定量统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机械臂的等离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