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0478.6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来;蔡博舟;刘彦呈;张勤进;郭昊昊;朱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124 | 分类号: | B60L53/124;B60L53/12;H02J50/12;H02J50/60;H02J50/9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限定出正方形的工作区域;所述支撑板内部通过隔板分割成呈阵列方式设置的若干个镂空正方形槽;任意镂空正方形槽内设置有一检测工作组;所述检测工作组包括:分别设置在镂空正方形槽四个顶角处的导磁体以及并列横跨所述镂空正方形槽设置的检测电路板;所述导磁体上缠绕有铜线圈,所述铜线圈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板。本发明通过品质因数检测电路板可以同时检测支撑板区域内是否存在金属物体和磁性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与能源枯竭问题,世界各国都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技术。因电能具有获取方式简单、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电动汽车成为了发展新能源技术的重点关注对象。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电池供电为主的有线充电;另一种是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技术采用非接触方式,摆脱了传统充电方式中物理连接的束缚,电能传输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大大提高。目前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可分成感应式和谐振式两种形式。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能量传输距离与传输效率两方面更具优势而被广泛研究作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技术方案。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原理为,通过设计改变谐振参数使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均达到自谐振状态,从而实现能量由发射线圈到接收线圈的传递。随着相关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越来越成熟,但还是存在一些缺陷。首先,采用磁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时,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的耦合系数是影响充电效率的重要因素,想要获得较高的充电效率,电动汽车在泊车时必须确保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精准对位。其次,金属异物对电动汽车磁耦合式无线充电系统的影响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当充电区域内存在金属异物时,会引起无线充电系统的运行温度升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时会损害充电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线圈精准对位以及金属异物干扰系统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检测装置。本发明可以准确提取检测区域内的金属物体和磁性物体的位置坐标,实现对金属物体和磁性物体的高精度检测且降低制作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无线充电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限定出正方形的工作区域;所述支撑板内部通过隔板分割成呈阵列方式设置的若干个镂空正方形槽;任意镂空正方形槽内设置有一检测工作组;
所述检测工作组包括:检测电路板以及导磁体,所述导磁体上缠绕有铜线圈,并通过铜线与所述检测电路板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板包括电流调节器、若干并联的电容、振荡器模块、解调模块以及比较模块,且所述若干并联的电容与所述导磁体构成LC谐振电路;
所述电流调节器一方面连接外部电源模块,另一方面为所述振荡器模块、解调模块以及比较模块供能;
所述振荡器模块用于控制谐振电路,将源驱动频率调整至谐振频率;
所述解调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振荡器模块输出的电压波形信号,并发送至比较模块;
所述比较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电压信号与预设的检测基准相比,从而对导磁体一定范围内的物体类型进行判断,所述检测阈值包括金属检测基准和磁体检测基准,且磁体检测基准低于金属检测基准。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用于根据比较模块输出的比较结果输出指示信号;
当所述电压信号高于所述金属检测基准时,则所述指示模块输出报警信号;
当所述电压信号低于所述磁体检测基准时,则所述指示模块输出充电信号,此时无线充电装置开始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木质材料,内部开有若干走线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04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