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0004.1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士烓;熊建卿;王洪伟;朱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坚美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1/38;B05D3/02;B05D3/10;C09D127/12;C09D133/00;C09D163/00;C09D167/00;C09D7/65;C09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李素兰 |
地址: | 528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对铝合金基材的注胶槽口进行喷砂处理,在所述注胶槽口的表面形成砂面;将铝合金基材进行钝化预处理;将铝合金基材选用PVDF氟碳涂料进行底漆喷涂处理,并干燥;将铝合金基材选用PVDF氟碳涂料进行面漆喷涂处理,并干燥;将铝合金基材进行固化;将铝合金基材的注胶槽口进行压纹处理,在所述注胶槽口的边缘形成凹齿口;将隔热胶注入所述注胶槽口内,并干燥固化;将注胶后的铝合金基材进行切桥,得到成品。采用本发明,可以获得耐候性好、隔热效果好的铝合金型材,不仅纵向抗剪力学性能等满足性能要求,且可适用于高强太阳光照射户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热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经表面处理后的铝合金型材因表面具有一定的装饰和防护性,被广泛应用到建筑门窗或幕墙结构上。为提高门窗或幕墙产品的隔热系数,往往需要将铝合金型材一部分结构采用隔热型的材质代替铝合金金属材质,降低门窗产品的导热系数。目前采用的产品有穿条式隔热铝型材和注胶式隔热型材两种。前者是将隔热条(材质:聚氨酯66添加25%的玻璃纤维)穿到两块铝合金型材的工艺槽内,再经过辊压,使内外铝合金型材槽口结构和隔热材质咬合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产品,后者是把液态隔热材料(材质:聚酯树脂)注入铝合金型材浇注槽内,经固化后,切除与铝合金型材浇注槽开口对应的金属桥,靠液态隔热材料固化后形成的隔热桥与铝合金型材的粘接力连接内外腔的铝合金型材,使隔热桥与铝型材完全粘结成为一体产品。
然而,现有的穿条式隔热铝型材和注胶式隔热铝型材存在以下问题:
1、穿条式隔热铝型材:由于穿条式隔热铝型材是用隔热条通过咬合方式将两部分铝型材连成一个整体部分,该工艺下材料结构发生变化,产生应力使型材的整体强度差,这样的工艺就限制了隔热材料的强度,甚至有时用于型材硬度稍大而产生明显的裂纹或断裂使之成为废品。另外聚氨酯隔热条的传热系数比聚酯注胶材质的传热系数大,因此前者产品的隔热效果不及后者。
2、注胶式隔热铝型材:注胶式隔热产品是利用液态隔热材料浇注在型材槽口内,靠固化后形成的隔热桥连接内外腔铝合金型材,由于型材表面需经表面处理,则产品表面的保护膜层与隔热胶的相容性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注胶式隔热产品为粉末喷涂处理,因普通的粉末涂层与隔热胶的相容性还算理想,但其户外耐候性较差,不适宜高强太阳光照射的地方使用,而高耐候的氟碳涂料与隔热胶的相容性较差,导致其纵向抗剪力学性能不良,不被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隔热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可以获得耐候性好、隔热效果好的铝合金型材,不仅纵向抗剪力学性能等满足性能要求,且可适用于高强太阳光照射户外。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铝合金基材的注胶槽口进行喷砂处理,在所述注胶槽口的表面形成砂面;
将喷砂处理后的铝合金基材进行钝化预处理;
将钝化预处理后的铝合金基材选用PVDF氟碳涂料进行底漆喷涂处理,并干燥;
将喷涂底漆后的铝合金基材选用PVDF氟碳涂料进行面漆喷涂处理并干燥;
将喷涂面漆并干燥后的铝合金基材进行固化;
将固化后的铝合金基材的注胶槽口进行压纹处理,在所述注胶槽口的边缘形成凹齿口;
将隔热胶注入所述注胶槽口内,并干燥固化;
将注胶后的铝合金基材进行切桥,得到成品。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对铝合金基材的注胶槽口进行喷砂处理包括:
将所述铝合金基材的注胶槽口朝上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坚美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坚美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0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卫星星地一体化自动控制地面数据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桶装垃圾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