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巡防机器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8824.7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警察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2;B25J9/1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雪莲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巡防 机器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巡防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安防机器人,其包括动态监控组件、控制组件、强声驱散组件、报警组件、导航组件和热成像组件,动态监控组件包括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光学部件和声学部件,其中,光学部件包括环视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模块,声学部件包括监听设备、语音识别模块、扩音设备和音频模块,通过环视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模块主动识别人脸并比对,通过监听设备和语音识别模块监听周围声音并比对,发现可疑情况时及时报警;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可疑人员,自动预警特殊事件等安防能力,全方位进行监控,全面采集安防数据,且具有多种功能,帮助处理特殊事件,提高社会智能安防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巡防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安全防范技术行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9年至1983年的起步阶段,1984至1996年的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的提高阶段。现阶段,安全防范技术行业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断创新,探索安全技术防范的发展规律和新技术方向。
目前,我国已广泛应用了数字化监控系统,主要是基于视频监控,而视频监控只能在一定的固定范围内进行,不能完全覆盖、存在视频死角,容易漏掉一些区域,而增加人工巡逻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便于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
现有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仅仅解决了“重点部位”看得见的问题,无法做到实时按需动态监控,做不到真正的“看的清”,“看得懂”,也不能主动进行监控和动态巡逻,不能实时反馈危险事件的发生,也不能及时处理危险事件;对于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如盗窃、入侵、破坏和其他可疑行为,现有技术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并主动预警,只能事后追查,不能做到事前防范;现有的监控系统,发现可疑人员后,难以进行初步控制,不能第一时间对可疑人员的行为进行干扰;另外,对于天气变化引起的温度、光照和雨雾等自然因素,会影响视频监控效果,对拍摄造成阻碍,在光线不足、雨雾天气等不良条件下,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不能主动监控和动态监控,难以进行实时发现和处理危险事件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巡防机器人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可疑人员,自动预警特殊事件等安防能力,全方位进行监控,全面采集安防数据,提高社会智能安防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巡防机器人系统,智能巡防机器人包括主体和连接至主体的行走装置,系统包括安装于主体的动态监控组件、控制组件,动态监控组件包括光学部件和通信模块;光学部件包括:可周向转动的环视摄像头和匹配有人脸特征数据库的人脸识别模块;环视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模块电连接;环视摄像头用于主动对人脸进行拍摄,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拍摄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控制组件分别和通信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电连接,通信模块和终端通讯连接;进一步地,系统能够安装于多种不同外形的智能巡防机器人,只要智能巡防机器人具有移动功能的行走装置和安装系统的主体即可;环视摄像头通过转动而主动抓拍人脸,人脸识别模块识别到与人脸特征数据库匹配的人脸图像时,控制组件通过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该系统通过环视摄像头转动而覆盖智能巡防机器人的周向位置,能够全面地对周围环境进行拍摄,通过人脸识别模块主动对人脸进行识别和比对,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做到动态监控,能够在周围出现可疑人员时,进行主动预警,实时报警,及时反馈并协助相关人员处理危险情况。
在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环视摄像头带有旋转装置;或主体设有旋转装置,环视摄像头固定至旋转装置;进一步地,旋转装置为云台,云台的周向转动角度≤360°,环视摄像头自带云台或云台设置在主体的顶部;环视摄像头能够进行全周向的转动,对需要监控的位置或区域能够智能调控、按需监控,便于相关人员了解巡逻现场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警察学院,未经四川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