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8715.5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晖闵;赵振山;卢前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L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设备 及其 无线通信 方法 | ||
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从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RAT)相关联的基站到与第二RAT相关联的第二RAT模块的多个配置资源以及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被配置为激活和/或释放配置资源;由第二RAT模块解码配置资源和被配置为激活和/或释放配置资源的控制信令;以及由第二RAT模块执行RAT模块间接口信令交换以将配置资源和被配置为激活和/或释放配置资源的控制信令传递至与第一RAT相关联的第一RAT模块。
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980058381.X(对应于PCT国际申请号PCT/CN2019/085305)、申请日为2019年4月30日、发明名称为“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直接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技术的演进中,早在版本12中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就基于第四代长期演进(4G-LTE)无线接入技术(RAT)开发了侧行链路(SL)通信模式,其允许附近的设备直接彼此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而无需通过网络路由数据。当用户设备(UE)设备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时,用于设备之间的SL通信的无线资源由网络基站(BS)配置和控制。最初,该直接SL通信技术的开发旨在用于公共安全应用。在后续的3GPP版本14和版本15中,该技术得到了发展,引入了车辆对外界(V2X)通信,以支持智能运输系统(ITS)服务和用例。作为直接SL通信能够支持更高级的V2X用例的持续增强的一部分,当前正在3GPP中开发基于最新的第五代新无线(5G-NR)RAT的新SL通信模式。在新的SL模式下,其旨在提供通过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快的数据速率提供更短的通信时延。但是,无意替代先前开发的LTE-V2X技术。因此,车辆UE可以配备LTE技术模块和NR技术模块两者,以同时支持传统的基本安全V2X服务和高级的V2X用例。
然而,当UE在网络控制下时,这种双RAT SL操作的类型会带来一些挑战。对于能够在4G-LTE和5G-NR RAT两者中进行SL通信的UE,当它连接到为eNB(用于4G-LTE)或gNB(用于5G-NR)的网络BS时,UE将需要使用与BS相同的RAT来从BS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和控制信令命令以在两种RAT上操作SL。为了使BS能够控制UE中不同RAT上的SL操作,需要在UE自身内部的RAT模块之间存在接口,并且能够在这些RAT模块之间交换信令信息。但是,该RAT间通信链路通常基于专有接口,并且其行为和时延难以预测。因此,挑战在于,网络服务BS无法确定地得知当其提供RRC配置和控制信令命令时UE需要多长时间来执行动作或做出反应。因此,当BS为UE配置资源集以发送其SL数据消息时,它不知道UE何时将开始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传输,并且这导致不同UE之间的传输时刻的不明确。此外,即使UE知道RAT间信令交换的时间长度持续时间并且可以将其报告给服务BS,但是UE在从不同RAT的BS接收到RRC配置和控制信令命令之后将如何表现对于BS来说仍不清楚。
还应注意,上述时刻不明确和不清楚的UE行为问题不仅仅限于UE内的V2X操作。通常,在配备有两个RAT模块的装置中每当一个RAT的网络BS试图控制另一RAT的UE侧行链路操作的情况下,都会出现相同的问题。因此,当SL通信技术用于商业和公共安全应用时,也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其能够为侧行链路通信提供简单且干净的无线接入技术(RAT)间无线资源配置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